4月16日,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环城村的稻田里,工人们将秧盘稳稳当当地装在插秧机上。在经验丰富的机手操控下,插秧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嫩绿秧苗从秧盘上有序滑落,插入水汪汪的稻田中。“我们今年预计插秧1700亩,共有7台插秧机。机插秧比人工插秧划算多了,每亩能节约100到200元左右,亩产量相还能增多200斤左右。”广安市广安区双伟家庭农场管理人员代强介绍。

广安区花桥镇环城村稻田里,工人正在机械插秧

近年来,广安区积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作为广安区粮食生产重镇,花桥镇借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契机,机械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据了解,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栽种近40亩秧苗,效率提升了几十倍。机械化插秧不仅省时省力,还能精准控制秧苗的深度、间距和行距。

从2019年起,花桥镇就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镇已完成6.5万余亩高标准农田改造工作,为全镇机械化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年,我镇水稻播种面积达5万余亩,机械化率超90%,大大节省了种植成本。”花桥农事服务中心主任黄红星介绍说,下一步将持续加大社会化服务的引入力度,今年全区计划种植水稻39.5万亩,预计5月底前可全面完成插秧任务。

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全市各地的种植大户已基本普及使用机械化耕种。连日来,华蓥市幸福家庭农场忙得不可开交,80余亩地的育秧工作终于收尾。4月12日,业主苟占明守在育满秧的高标准农田旁,带领工人进行育秧收尾工作。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必须赶在农时前完成。”目前,该农场已流转土地1000余亩,带动全市完成水稻育苗面积6000余亩。

“我们村的农机合作社拥有8名专业农机手和19台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具备专业化农机服务能力,可以为农户提供水稻、玉米等粮食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华蓥市永兴镇马架坪村党支部书记黄强告诉记者。

为加速丘陵地区农业机械化进程,近年来,华蓥市精准筛选并高效调度适配农机,鼓励农户、业主线上预约下单,农机作业服务上门,集成推广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机械化生产技术,不断提升华蓥市农业生产质效和农机化率。

(江吉 冯欢 川观新闻记者 罗海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