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胡晓蓉)“十四五”以来,我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高效支撑生态保护监管。
目前,全省共布设959个生态质量监测样地,涵盖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城乡和水体六大生态系统类型,实现129个县级行政区全覆盖,补齐了生态质量地面监测短板。随着10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的成功申报,我省生态质量监督监测网络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是我省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支撑。自2024年开始,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省厅驻州(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开展野生哺乳类动物监测工作,在西双版纳、普洱、红河、保山、迪庆、丽江等6个州(市)生物多样性样地布设了红外相机。截至目前,已获取有效照片12757张、有效视频4264个,其中包括滇金丝猴、印度野牛、林麝等在内的大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珍贵影像资料。
据了解,我省将持续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生态空间开展数智化生物多样性监测,让生态保护“看得见成效”,让监管“有依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