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一,他胸怀全局,骁勇善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卓越战功。
而粟裕大将的晚年却惨遭折磨,碗筷还必须摆成直线,直到1984年他去世后,才发现“真凶”。
粟裕大将身经百战,曾组织指挥了“七战七捷”,鲁南,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大战役,粟裕曾说:“在和我共同参与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数十万,而我还活着。”粟裕大将战功赫赫,却六次负伤,还在不经意间成为刮骨疗伤似的人物,做了一回再世关羽。
1933年5月,粟裕和军团政委肖劲光率红十一军奉命攻打硝石,粟裕在战斗中,被子弹击中左臂,动脉血管被打断,血流如注,粟裕顿时昏死过去,当时小战地救护条件有限,毫无能力救治,只得派人将他送往军医院,军医院的医生决定截肢,粟裕知晓截肢意味着以后都不能再打仗了,于是当时只有26岁的粟裕想到了“刮骨疗伤”,手术开始了,粟裕疼的撕心裂肺,死去活来,浑身冷汗如雨,却始终不出一声,如果是关羽见了也会感叹一声“真英雄也”。
女护士们见过英雄,但没有见过这样的英雄,纷纷转过身去,落泪不已,粟裕却微笑地宽慰说:“只要能保住我的左臂,我能受得住。”不过,粟裕虽然保住了手臂,但还是落下了终身残疾。
之后粟裕将军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他冷静沉着,严格细致,无论是孟良崮战役、淮海大战,粟裕将军都指挥有方,调兵遣将,有军事专家曾提供数字,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共进行了较为重要的战役134次,每次歼敌3万以上者38次,其中粟裕指挥华东部队打的有12次,每次战役歼敌5万以上者23次,其中粟裕指挥华东部队打的有8次,在三年解放战争中我军共歼敌807万,其中华东部队歼敌245万,占歼敌总数的30.6%,毛主席称赞华东部队是“全国各区战绩最大的军队”。
1955年评定军衔时,粟裕将军战功赫赫而未能评上元帅实为憾事,之后粟裕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然而,早年在战场上的旧伤,总使他头痛欲裂。
粟裕到晚年患有心包炎,胸膜炎,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晚年时候的粟裕更是惨遭折磨,战伤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他的视力,因此导致他无法灵活环视自己的左右。特别是吃饭的时候,他的碗筷要摆成直线,要不然根本无法看到。
1984年1月,粟裕的病情急剧恶化,孩子们守在他的病床前,望着父亲在病痛袭击下的面孔,听着父亲急促艰难的呼吸,心里难过极了,楚青忍痛俯身对老伴说:“孩子们在你的床前呢!”粟裕睁开眼睛,久久地注视着孩子们,目光里饱含着亲情,怀念和期望。
病重期间,许多高级将领以及国家领导人都前往医院,看望生命垂危的粟裕将军,一直到2月5日16时33分,经过专家们全力抢救,但粟裕的心脏还是停止了跳动。
按照粟裕大将的意愿,他不朽的身影又走向曾经和方志敏一起战斗过的地方,又走向曾经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黄桥,又走向孟良崮,宿北,鲁中南和中原大地,走向万马嘶鸣,千帆竞渡的淮海和渡江战场,在他骨灰洒过的地方,将军早已与昔日的战友重逢,畅叙昔日的战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