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k5fuwa
度假中,今天闲聊一篇。
如IP显示,我又跑来三亚溜娃了。
来之前我问DeepSeek:4月的三亚适合度假吗?
DeepSeek回复:
“4月份的三亚很好,气候不炎热,游客也少,不拥挤。”
于是我就来了。
结果满坑满谷的人。
酒店有超过一半的住客是俄罗斯人,他们讲话一直有一个“涅、 涅”的发音,我在俄语里常听到。
我甚至连一个沙滩上的躺椅都混不上。
全给俄罗斯家庭占满了。
早餐厅也一直满满的, 从八点多到中午11点。
我想升级下房型,也一直被回复:
抱歉,房间实在太紧张了...
大概我选的是实惠型酒店,又赶上了俄罗斯人的出游旺季?
总之。
因为人太多了,度假体验不算完美。
我跟朋友抱怨,他说:
“何止三亚,整个东南亚海滩都布满了俄罗斯人。”
朋友在巴厘岛有房产,那边很多新建住宅都是针对俄罗斯人开发。
haha
俄乌战争拖了几年,俄罗斯又被多国抵制。
想象中经济应该很疲敝了。
但,这几年里仍然不乏一批俄罗斯人,出国度假,或者出国务工。
看了下俄罗斯的股市。
在战争之初大跌,但这两三年也渐渐稳定下来,还曾修复过一波。
似乎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
至少,没比上证差多少
怎么回事呢?
人类的适应性过于强大?
无论宏观叙事多么惊悚,经济多么动荡,普通人的小日子,该过还是得过?
二
我前几天网上冲浪,还看到一个阿根廷人发的帖子。
也有点挑战我的刻板印象了。
阿根廷是个很特殊的国家,它曾经非常富有过,后来衰落了。
几十年里经济停滞,通胀飙升、失业率也很高。
印象里——
普通人应该很焦虑、很发愁,在绷紧了弦过日子才对。
但看了这个帖子,就感觉——现实好像也没特别糟糕。
这位阿根廷帖主,前几天陪侄子去参加“就业博览会”。
有很多知名企业参加。
现场就能投递简历、讨论薪资。
我看了楼主拍的现场照片,求职现场挺火热,大伙精神面貌也挺好。
这位贴主却气得直吐槽:
他觉得,这届阿根廷年轻人太不像话了。
很多人穿着乐队T恤,背着 别满徽章的书包、一幅没洗澡的样子就来参加了。
根本不在乎找到工作。
汉堡王在现场派发纸质小皇冠,以吸引年轻人。
结果:“90%的年轻人顶着一个纸皇冠,就去和公司代表交流了。”
这让楼主很抓狂:
“找工作起码得洗得干干净净,穿着整洁的衬衫,一条体面的裤子和鞋子吧!”
哇,阿根廷中老年人“登味”也挺重哈...
面对楼主的说法,很多阿根廷年轻人就在下面回帖:
难道我不想认真吗?但,有用吗?
有人说——
“自己一周投了103家公司,只有两家回复而且都是拒绝;被人从城市一头喊到另一头面试,之后又没了下文...”
经历之后很理解如今大家对待工作的态度了。
“保持良好的形象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对疲惫不堪的人要求太多呀”
三
我相信,生活在俄罗斯、阿根廷的人,生活依旧艰难。
但又想感叹:
似乎,人类 适应性也超级强大。
看了一些 阿根廷的贴子。
很多去过阿根廷的外国人,抱怨当地物价太贵了。
他们好奇地问——本地人区区每月几百美元的收入,要如何生活?
阿根廷人纷纷表示——
“咱们这经济已经疯狂几十年了,早 已经学会了与之共存。 ”
你知道什么时候该买东西了、什么时候该换美元了、什么是必需品而什么不是。
有正式工作就多打几份工,挣得少就少花点。
生活虽糟糕但也能维持下去。
还有人说:
前几年通胀高达200%多时,很多人一拿到工资会马上冲出去消费。
餐馆人满为患,国内旅游火爆。
不是大家富有,而是钱太不禁花了,未来不确定性太强,所以人们一有钱就马上花掉。
现在通胀下降了,大家不会一拿到钱就冲向超市了。
也能为未来打算打算了。
(最近的月通胀率2-3%,阿根廷人纷纷说,这已经是很稳定了)
有人给出的解决方案,听起来很耳熟——
“从不外出就餐,大量购买二手货,选最便宜的牌子...”
有点豆瓣“抠门联合会小组”,和“丧心病狂攒钱小组”的味儿了
四
聊到这,有点零乱了。
我想总结一些东西。
想起来,我看过一些经济大衰退的记录。
比如 「 三十年代大萧条 」、「90年代的日本泡沫破灭」、「97亚洲金融危机」等等。
也算了解父母辈们当年的 「下岗潮」。
自己也经历过 「 08年金融危机」,然后眼下又有「对等关税危机」?
有个感觉——
现代社会的经济危机,和上百年前、大几十年前,有了挺大区别。
以往可能会物质短缺、饿死人。
但现在稍微像样的国家, 假如保持了国家稳定,它们的经济危机,更多是:
失业危机、债务危机、通货膨胀...
这些危机和人的生存权,有了一定的隔离。
用流行话总结, 现代的经济危机更像是:
生存不难,生活很难。
haha,纯个人感受,不一定准确。
终究——
无论经济大衰退成怎样,日子依然要继续,咱们要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活下去。
且相信咱们普通人的适应能力,还有 朴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