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先是出手,对着美国的豌豆,象征性地加了点税,也就10%。大家当时还都觉得,这力度不大。
结果谁知道没过几天,中国突然发力,对着加拿大的豌豆直接就是一记狠招,关税一下子飙到100%,这简直是天价关税了。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中国竟然同时跟乌克兰签了个大单子,要大量买乌克兰的豌豆。
这来来回回几招下来,表面上看是豌豆的买卖,但背后肯定没那么简单,这“豌豆战”里面,还有什么秘密?
美国反噬自身,中国精准反击
时间拨回到2025年初,那时的国际贸易局势可谓是暗流涌动,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
理由还是老一套,指责中国是毒品源头,这种甩锅行为实在让人啼笑皆非,要知道中国禁毒力度之大,在全球都首屈一指。
没谁看不出来,美国这招其实就是想压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这个新产业,不光这样,美国的关税也伸向了它北边的邻居加拿大。
南边的墨西哥跟着也遭了殃,眼瞅着美国这么欺负人,中国肯定不能坐以待毙,在3月4号那天,中国的相关机构就发了个公告,正式开始行动了。
对于美国进口的一些商品也加征关税,这反击可以说打得挺准,农产品中国就给它们加了15%的关税,肉类水产品这些东西,也加了10%的关税。
要知道中国那可是美国农产品的大买家,美国出口的农产品,差不多有18%是卖到中国来的,中国这一下加关税,简直是直接打到了美国农业的痛处。
之所以选农产品下手,一方面农产品关系到老百姓吃饭的大事,肯定重要,另一方面,也是巧妙地抓住了美国的弱点,直接损害的不是表面利益,更是整个地区甚至国家的经济利益。
所以说中国这招,真是打得又准又狠,这还只是中国反击的第一步,后面还有热闹瞧。
站队惨遭双重暴击
说起来这其中最没有想到的,恐怕还是加拿大,因为它们番义无反顾的站队,换来的不是美国的赏识,而是结结实实的背刺。
甚至美国在对其乳制品税率竟然丧心病狂地高达250%,这简直是往绝路上逼。
而这还没有结束,因为中国这边也开始了加税,就是豌豆,直接加税100%,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掏的成本直接翻倍了。
要知道豌豆可是他们对华出口的支柱型农产品,这100%的关税,几乎等同于直接封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道路。
不仅如此,除了豌豆很多加拿大优势产品,也分别被加征25%到100%不等的关税。
加拿大本以为傍上美国就能占到好处,结果却成了中美贸易战的炮灰,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乌克兰柳暗花明
正当北美农民在关税战中叫苦不迭的时候,远在东欧的乌克兰,却意外地迎来了一缕阳光,中国跟乌克兰签了个协议开始输入豌豆,还要开始大手笔采购。
对于乌克兰来说,那绝对是好事,因为他们在战前就是全球豌豆主产区之一,虽然战火纷飞,但是农业基础依然雄厚。
这会儿中国跑去买它的豌豆,那不一下子就拉动了当地的收入,当地农民肯定也高兴,总算看到点盼头了。
中国同时还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重大贸易伙伴,跟乌克兰加强粮食合作,一方面能保证咱自己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另一方面在俄乌冲突这个大背景下,也能巧妙地在两国之间找个平衡点,这外交手段,真是高明,再看看北美那边,那情况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加拿大的农业农村部,一听说中国要加关税,急得连夜开会商量对策,官员们个个愁眉苦脸的,感觉一下子没了主意。
美国大豆协会也急得跳脚,大声疾呼需要中国市场,毕竟失去中国这个庞大买家,北美农民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乌克兰的农民,却干劲十足,开始积极扩种豌豆,准备迎接来自中国的大订单。
豌豆背后的真相
这场因豌豆引发的关税大战,看似是一场贸易摩擦,其实是一场国际话语权的较量。
加拿大的遭遇更是明显给大家提了一个醒,在大国博弈中,盲目站队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会沦为炮灰,落得两头不讨好的下场,因为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一颗小小的豌豆,竟然引发了如此巨大的国际风波,这看似荒诞,却又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国际贸易格局。
豌豆风波也告诉各国,在全球化时代,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