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个老朋友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失业的话题。
她说她的一个亲戚,原本做文职的,去年年底被裁员后跑去北上广找工作,结果连个像样的岗位都没有。
你要说没工作机会吧,其实也不是。
体力活、外卖、保洁、装卸工那类岗位确实不少,可她之前在办公室干惯了,现在年纪也不小了,真做不了那些活。
尤其是人到中年,职场上既拼不过年轻人,又没有高管经验,连面试的机会都难得一个。
现在她在家全靠丈夫一份工资和父母那点退休金支撑日子。
好在还有父母兜底,要不然一家三口都得喝西北风。
她原本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现在也一咬牙全停了。
一是钱撑不住,二是不想让孩子太卷,怕给娃整出心理问题来。
你可能以为她是个例,其实这已经是很多家庭的常态了。
不只是失业,更是“活法”在崩塌
现在这年头,不光是找不到工作,更关键是生活方式正在被迫改变。
以前靠一份稳定工资,养家糊口、孩子上课、老人生病、偶尔旅游,虽谈不上富裕,但总归有盼头。
可现在,很多人即便有工作,也是时薪计费、不交社保,明面上是“自由职业”,实际上是“隐形失业”。
各地政府也在想办法,比如江西推出“夜市创业补贴”,鼓励大龄失业者去摆摊,给5000元设备补贴,只要能稳定干6个月,就能把摊位设备拿走。
但问题是——不是谁都能摆摊。你会做饭吗?你愿意和城管躲猫猫吗?你能每天从早站到晚、风吹日晒地吆喝吗?
对很多曾在办公室上班、写文案做表格的中年人来说,这不是转型,是降维打击。
现在最怕的,是负债和“面子病”
经济下行期,最怕的不是没钱花,而是还有债务、还想撑面子
不少人前几年手里有个二三十万,就学别人买学位房、搞投资、开店创业,结果楼市冷了,店铺亏了,连本金都搭进去。现在想后悔都来不及。
时代不一样了,挣钱不再靠冲动和胆子,而要靠精打细算和认清现实
不要轻易辞职,不要轻易创业,更不要轻易去借钱放杠杆。
你羡慕别人月入两万,却看不到人家背后是怎么拼命熬出来的。
如果你连日常工作都需要别人催着盯着,那真心建议你——踏实点活着,别幻想一步登天。
最靠谱的,是身体和心态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很多事情不是你错了,而是你慢了。
你能做的,不是焦虑、不是什么都想试一遍,而是先守住底线。
- 控制消费,少买没必要的东西
- 稳住情绪,别人赚钱是别人的命
- 守好身体,再难也别熬垮自己
- 留点存款,哪怕一两万,心里也踏实些
经济不好时,不跑错方向比跑得快更重要。
把姿态放低,把事做好,剩下的,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