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冯大美
【我该怎么办】
最近,上级单位已经召开了“一贯到底”的工作部署会。会后,街道“一把手”老周为了显示“高度重视”“行动迅速”,打算再开个更大规模的动员部署会,让街道、社区全体干部都参加,把上级精神再强调一遍,还要安排几个部门在会上做表态发言。班子里有人顾虑:上级单位都已经做了具体的部署安排,街道再兴师动众开大会动员,这么做合适吗?
【“纪律君”如是说】
开会传达上级指示、布置工作任务,是一种工作方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个别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热衷于层层开会、反复开会,把开会当表态,靠开会推动工作,任意扩大会议规模,提高会议规格,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影响实际工作的推进、具体问题的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一)热衷于搞舆论造势、浮在表面;(二)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三)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四)违反精文减会有关规定搞文山会海;(五)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六)工作中其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第三项规定,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开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所以,要开必要的会、开短而有用的会、减少不必要的陪会。班子成员的顾虑是对的,老周应摒弃错位的政绩观,根据上级部署,结合辖区实际,拿出有针对性的落实举措,再安排与会议主题、会议任务直接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参会,让开会更加高效、务实、管用。
【相关案例】
某乡党委书记田某,明知上级三番五次要求精简会议,仍随意扩大会议规模,多次安排召开全乡党员干部会议,动辄要求各村(社区)和镇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陪会”。田某每次开会时间长,讲话长篇累牍,空话、大话、套话连篇,却不解决实际问题。据统计,田某一年内召开会议多达208次,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田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严格精简会议”,“严控会议数量、控制规模规格、提升质量效率等”。经过持续整治,一批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在开会问题上,老问题或有新表现。有的大会套小会,把几个不相干的会绑到一起套着开;有的改头换面,正式会议减少了,各种专题会、推进会多了;有的线下会议少了,视频会议多了,成为基层干部的“云压力”。精文简会、为基层减负必须严抓不放、常抓不懈,严防反弹回潮,驰而不息纠“四风”改作风。只有提升会议的“质”与“效”,才能让党员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才更有利于形成锐意进取、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
记者 宁若鸿 通讯员 深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