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网报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两天后,中国宣布对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举让美国相关产业焦躁不安,他们哀叹中方反击之精准,堪称“直插美国军工心脏”。美国《纽约时报》近日称,中国对稀土金属和稀土磁体的出口管制引发了美国相关行业的恐慌,他们担心这可能会导致这些矿产及相关产品出现供应短缺,而各公司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储备规模差异很大,生产中断的时间很难预测。
战斗机(资料图)
中国近期扩大稀土出口管制的举措,如同一记精准的直拳,直接击中了美国第六代战机F-47项目的命门。从美国《新闻周刊》到欧洲军事网站,再到俄罗斯媒体,外媒罕见地集体唱衰F-47研发前景,这种舆论风向的转变绝非偶然,它折射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战略优势,正在转化为制约美国高端军工发展的实质性筹码。这场较量始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挑衅。而美国军工企业尴尬地发现,他们为F-47设计的先进雷达、矢量发动机和隐身蒙皮,每个环节都绕不开中国提供的稀土材料。
即便美国近年来不断寻找替代供应,试图减轻在关键战略物资上对中国的依赖,实际上也收效甚微,先不说,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绕开中国这个在稀土储量,生产和加工方面都占主导优势的国家,打造出一条新的稀土供应链,即便真的舍近求远地拼凑出一条新的供应链,所面临的也只会是更高昂的成本。而且,美国在关键矿产和稀土资源的供应上有多依赖中国,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美国贸易官员已经坦承,中国的出口管制或禁令会对美国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开始劝中方收回成命。
美国商务部长贝森特最近总在半夜接到电话——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抱怨F-35的发动机涂层断供,雷神公司说雷达用的钐钴磁体库存只够撑两周,波音更是直接摊牌:再拿不到镝金属,客机生产线下个月就得停摆。特斯拉的日子也不好过。上海工厂刚把国产化率提到95%,却发现电机用的镝铁硼永磁体被列入管制清单。这种磁体的耐高温性能直接决定电动车续航,全球92%的产能都在中国。马斯克紧急派高管飞往内蒙古,却发现中重稀土的交易许可早已暂停发放。
稀土(资料图)
然而,就在中国反制措施逐步发挥效力的关键时刻,一则消息如平地惊雷,打破了原本看似清晰的国际稀土市场格局。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总裁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透露,美俄已经启动了关于稀土金属及其项目的讨论。这一消息瞬间激起千层浪,彻底打破了西方此前认为中国将长期垄断稀土领域市场的预判,让整个国际稀土市场以及地缘政治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场稀土危机暴露了美国军工的深层矛盾:在追求绝对技术优势时,忽视了基础资源自主。中国管制措施看似被动防御,实则打出了"非对称优势"。就像芯片制裁催生了中国半导体崛起,稀土博弈可能重塑全球军工逻辑。墨卡托研究中心分析,若中国持续收紧稀土出口,将影响美军12486条供应链,波及超1000个武器系统。而俄罗斯TDM96公司透露,其军工稀土同样依赖中国,暗示这场资源战可能倒逼全球供应链重组。
战斗机(资料图)
美国在稀土领域的 “突围战”,本质上是其 “零和博弈” 思维的延续:试图通过地缘扩张、单边制裁与产业保护打破中国反制,却忽视了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客观规律。稀土加工的技术积累、环保要求与规模效应,决定了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 “去中国化”;正如中国商务部所言,“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只会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美国若一味沉迷于 “霸权重构”,而非寻求中美在稀土领域的互补合作,最终只会陷入 “成本高企、效率低下、国际孤立” 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