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6日讯 4月16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济宁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第4场)——解读《济宁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介绍《济宁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宁市人社局统筹抓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技能提升、失业防范等各项工作,济宁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先后获评“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全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先进地区”“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市”。

重点群体就业更加稳定。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启航扬帆”计划,建立驻济院校毕业生就业校地企对接机制,开展就业体验、校园招聘等系列活动,去年引进青年人才5.1万人。实施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构建县乡村三级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农村劳动力务工规模达到172万人。实施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活动,开展“社区微业”行动,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

创业扶持体系更加完善。启动实施创业济宁五大行动,建立部门联合扶持创业工作机制,引导科技人才、大学生、返乡人员创新创业。完善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累计建设“创贷之家”服务驿站238处。深化创业服务模式改革,开发上线“创响济宁掌上通”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获批全省“个人创业一件事”改革试点。

技能培训提升更加精准。深化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技能人才,累计开办“订单班”380个。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重点产业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鼓励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开办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打造“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引导劳动者学技能、提技能,累计举办市级职业技能竞赛405场。

公共就业服务更加健全。完善企业HR服务专员制度,市县681名人社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3566家重点企业,提供政策落实、人才引进、用工招聘等集成服务。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三年倍增”计划,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企业、进园区,第一届山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宁市召开。打造“零工早市”“人才夜市”“直播带岗”求职招聘服务矩阵,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092场。

为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近期济宁市政府出台了《济宁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围绕扩容高质量就业岗位等方面提出六项重点工程26条具体措施,系统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关工作,聚力服务济宁市“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实施高质量就业岗位扩容工程。构建就业友好型的发展方式,促进政策协同发力,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壮大先进制造业,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开展新一轮的技改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做强现代服务业,实施生产性服务业“攀登进阶”行动,加快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档升级,稳定和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容量。发展现代农业,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增强农业农村的就业吸引力。拓展数字经济的就业新空间,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培育就业新动能。实施重点产业和企业就业支撑计划,支持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实施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工程。打造一流创业环境,探索创业“一件事”打包联办服务,推广“创响济宁掌上通”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创响济宁”创业服务活动。加大金融扶持创业力度,提升“创业提振贷”额度,每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新增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80亿元以上。加强创业载体建设,优化升级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青创服务站等创业平台建设,鼓励县(市、区)政府、企业、社会资本联合建设科技企业孵化载体。

实施现代化人力资源塑造工程。提高职业教育与就业匹配度,优化市属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增强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和产业发展的吻合度;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优化提升技工院校布局;开展新时代就业观培育工程,将职业教育融入青少年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开展产业急需紧缺的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加强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支持企业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围绕“232”优势产业集群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每年培训1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畅通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推进技能人才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组织评价,支持企业开展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打造“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培养选拔更多的“技能状元”;开展企业工程师队伍扩容提质行动,畅通民营企业职称申报绿色通道。

实施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支持工程。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建设,打造“圣城扬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品牌;完善驻济院校人才资源推介发布制度,高效匹配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常态化联系“1+N”牵手工程,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创业创新成果展示交流、职业技能大赛等专项活动。支持农村劳动力就业,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集成改革,培育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市、区);深入实施“社区微业”行动,鼓励建设就业车间、社区微工厂;培育发展特色劳务品牌,提高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实施防止返贫就业帮扶行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构建生育友好就业环境;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机制,实施“共享阳光·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

实施公共就业服务扩面提质工程。开展“15分钟就业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融合试点,加强就业服务驿站建设,扩大就业公共服务覆盖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促就业能力培训,将就业公共服务纳入基层民生保障服务事项。打造“就在济宁·职等你来”招聘求职品牌,每年开展招聘活动1000场左右。做优做强市场化就业服务,强化村级劳务中介、乡镇劳务公司、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构建集劳动力信息摸排、有序组织、用工输送于一体的就业服务链条。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出资设立劳务中介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高就业组织化程度。

实施就业权益维护保障工程。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平等就业权利。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打造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培育治理欠薪县域标杆、园区标杆,推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落地。实施“全民参保·福暖万家”工程,引导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支持快递企业和网点为快递员参加工伤保险,争取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做好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权益保障。

下一步,济宁市人社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济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认真抓好《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全力以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济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要素支撑。

闪电新闻记者 杨晓旭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