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晚,“金色名片辉耀平安北京”——2024“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揭晓仪式在北京卫视播出,人民日报客户端、北京日报、中国警察网、北京时间APP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40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互动量达138万次,“这就是最美警察最真实的样子”“致敬北京最美警察”话题24小时阅读量累计超3亿。

北京市公安局自2016年联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共同开展了“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以来,始终秉持守正创新、拓面提质的工作原则,加大选树力度、创新宣传模式,构建起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让主题活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引领力、持续的吸引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广大民警辅警最为关注、社会广泛好评的首都公安典型宣传品牌。

“最美警察”在平凡坚守中展现力量

“有一种美叫风雨不归,有一种美叫英勇无畏,有一种美叫平凡至伟,有一种美叫今生无悔。”正如“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主题曲唱到的那样,十年来,脱颖而出的214位优秀民警和辅警,从不同维度展现了“最美警察”之美,全方位诠释了“忠诚、为民、法治、首善、英雄、担当、创新、奉献”的新时代首都公安精神,持续擦亮忠诚、平安、法治、智慧、队伍“五张金名片”。

在府右街红墙外,2022“北京榜样·最美警察”、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中队长刘建新已经在这里值守了20年,7300多个日夜,刘建新和他的战友们最近距离保障了一次次重大国事活动的绝对安全,帮助过无以计数的过往群众。2024年,刘建新当选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在发布仪式现场,他眼中满含坚定地讲道:“‘忠诚’二字,对于府右街派出所的民警们来说,是红墙外寒冬酷暑、栉风沐雨的坚守,是群众有需要就第一个冲上去的自觉,更是用岁月和行动赓续的精神!”

在丰台区玉林里,2020“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丰台分局右安门派出所社区民警、“穿警服副书记”傅天雷总是特别忙,他每天要在45个居民群里推送反诈提示、收集社情民意、解答群众疑问,要带领“微光志愿团队”为辖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还要和社区党员干部一道想方设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对于傅天雷来说,说多少话、跑多少路、受多少累不重要,重要的是守护好辖区的平安,解决好每一件“民生小事”,让百姓在玉林里生活的安心舒心,兑现从警时郑重许下的“为民”承诺。

在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2024“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经济刑法学博士项倩,正在组织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的落地落实,她用所学为接报案服务总结制定了1000余项判定规则,报案人员可根据接报案中心“便民服务终端”上的提示,点击相应选项,在现场就能获取专业指导意见;她参与建立由公益律师、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力量组成的接报案中心工作室,为前来报案的群众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让法治有力量、更有温度,就是以项倩为代表的首都公安法制人的共同追求。

在延庆海陀山上,2021“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延庆分局张山营派出所民警吴月云,望着“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回忆起自己在这片山脊上坚守的那700多天。从场馆选址到场馆建设,从筹备赛事到成功举办,这个扎根偏远山村近40年的老民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首善标准的坚持,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重要赛事的安全保障任务,为自己的从警生涯、为北京实现“双奥”梦想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朝阳三里屯,2023“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朝阳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副支队长张昊,正带队在太古里商业区执勤。一片繁华和岁月静好的背后,这位仅用0.4秒救下天台轻生者的特警,曾经无数次用智慧、勇气和过硬的技战术能力,克服了极端困难,经历了生死考验,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枚枚奖章的背后,彰显了新时代首都特警“冲得上、打得赢”的英雄气魄。

在人头涌动的繁华街市,2017“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曾经在《我是演说家》舞台上讲述便衣警察故事的小王,如今将更多的目光从打击街头扒窃转向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新型违法犯罪。2024年,他带领团队针对一系列群众反映集中的新型诈骗案件开展打击,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在小王的身上,始终都能感受到那份为了人民安宁而奋勇前行的担当!

在一处交通事故现场,2023“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交管局事故鉴定专家张雷正在运用自己研发的新技术,对事故现场进行快速、高效的勘查,这项技术创新曾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依托视频图像鉴定车辆行驶速度,到利用3D技术还原事故发生过程,张雷创新研发了多项技术成果、制定了16项行业标准。这位清华大学博士后坚信,创新和实践就是将科技与智慧转化为新质战斗力的最强动力,他要为此奋斗终身!

在距离市区95公里外的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森林公安分局松山派出所民警李东升已经在这里守护了29个春夏秋冬。他凭着一双“铁脚板”,巡遍了松山6000余公顷的林地,这里的每一个区域、每一株树木他都如数家珍,他把青春和岁月奉献给了首都的绿水青山,把对这片山林和事业的热爱都注入到了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当中。

在“最美警察”的示范带动下,首都公安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共创建“最美警察”子品牌38个。在他们中间,有立足“正阳门下、金水桥边”特殊区情区位,选树宣传一批守护首都功能核心区安全稳定的东城分局子品牌“东警先锋·忠诚卫士”;有紧密围绕服务保障“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高水平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工作目标,通过选树宣传,激励全警发扬“讲政治、有情怀、肯担当、能奉献”队伍精神的石景山分局子品牌“警营标兵”;有聚焦践行法治理念、推动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突出展现法治公安首善之区建设成果的法制系统子品牌“法治之星”;有将业务系统实战练兵与典型选树宣传紧密结合,彰显首都刑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捍卫社会公平正义价值追求的刑侦系统子品牌“北京刑侦尖兵”。各个子品牌广泛发动、积极选树、大力宣传,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警种特色、弘扬团队精神的先进典型。据统计,2024年,共有4000余位优秀的公安民警、辅警被推荐参与“最美警察”子品牌选树宣传活动,构建形成了“身边有榜样、系统有标兵、全局有‘最美警察’”的典型选树工作体系。

“最美警察”及其子品牌选树出来的先进典型们犹如首都警营中闪耀的星火,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初心不改、深耕不辍、前行不怠,让“最美”更美,让星火如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迸发出属于首都公安的奋进力量。

“最美警察”在发光发热中传递力量

每个上学日的早晨,2021“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海淀分局恩济庄派出所社区民警侯腾飞,都会来到海淀实验小学门前,用守护孩子们平安入校的方式,纪念自己从未谋面的“师傅”高宝来。

“我从辖区群众的口中,从海淀实验小学师生们的口中,了解到‘时代楷模’高宝来同志的很多点滴小事,他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也永远地把他记在了心上。作为宝来师傅生前岗位的接续者,我立志以他为榜样,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尽全力守护他始终牵挂着的孩子们。”

清明节前夕,侯腾飞来到北京警察博物馆缅怀纪念首都公安英烈,活动结束后他说:“我特别想告诉宝来师傅,他去世后,全市共创建‘高宝来爱民服务岗’563处,我们这些青年民警都在以他为榜样,用实际行动赓续践行着他的精神,我想宝来师傅一定会很欣慰。”

榜样引领在日常。在首都公安队伍中,依托典型示范引领激励带动队伍,不仅体现在以“高宝来爱民服务岗”为载体的岗位实践上,更体现在通过一系列育新、育才、育德机制方面,切实将典型引领贯穿全警成长全过程。

为加强对青年民警的思想引领、能力培养和作风养成,首都公安创建了“从警引路人”工作机制,通过深化师徒“传帮带”,帮助青年民警特别是新警更好更快成长成才。网安总队青年骨干魏建力就是受益者之一。

对于魏建力来说,2018年是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一年,魏建力与通州分局警务支援支队的张旗结成了师徒,成为全市3900余对师徒中的一员。

那时,张旗刚刚当选2017“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他带着魏建力深耕警务科技,以不断学习、敢于突破、脚踏实地的作风共同“成长”,双双考取了高级工程师资格,拿到了多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2021年,师傅张旗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徒弟魏建力也来到“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评审会的现场,并当选“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全国“最美基层民警”。4年后的2025年,就在刚刚过去的“最美警察·杰出青年卫士”专题推选活动中,已是师傅的魏建力走上讲台,像当年自己的师傅一样介绍着自己的徒弟。那时那刻,两代师徒的身影仿佛重叠在一起,警务技术民警身上特有的执着探索精神在接续传承中激荡。

不止是师徒“传帮带”,首都公安创新性的将技能传承、技术攻坚、实战培训、典型引领有机融合,在队伍中创建了以公安英模、“最美警察”等先进典型名字命名的“杰出民警工作室”,形成了队伍管理和警务实战的互促双赢。2024“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公交总队警犬工作大队勤务辅警沈秀丽就成长于这样的工作室。

5年前,2017“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公交总队警犬工作大队政委刘潇潇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杰出民警工作室”,吸纳了一批年轻的公交警犬技术人员加入,其中就有辅警沈秀丽。沈秀丽回忆道:“我曾经一度因为辅警的身份感觉有些自卑,加入刘潇潇杰出民警工作室后,我们一同攻破了一系列警犬技术难题,这给予了我很大的自信,工作室团队合作攻坚的氛围很浓厚,也促使我立志在热爱的事业里闯出一番天地!”

就这样,沈秀丽在刘潇潇的指导和鼓励下,先后成功繁育了40多头幼犬,参与撰写了多篇论文,考取了公安部警犬技术师资,成为当时全局唯一一名辅警身份的师资教员。而刘潇潇也依托“杰出民警工作室”,培养出了一大批公交警犬技术骨干,为首都轨道交通安全和群众的出行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成就自我、成就他人,更要惠及社会。在首都公安队伍中,共注册有127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其中,2020“北京榜样·最美警察”、天安门分局民警李春创建的“为民服务志愿团队”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2021年国庆节,一辆“为民服务车”开进了天安门广场。这是天安门地区分局充分考虑游客应急需求,在“李春为民服务站”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的便民服务新机制,2020“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李春就是这辆“为民服务车”的负责人。

那一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一天内迎来了20余万游客,“为民服务车”前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走累了的老人、孩子在车下整齐码放的座椅上休息,带着婴儿的母亲登上“为民服务车”从容地给孩子喂奶、换尿布......一件件暖心事,被群众看到、拍到并发到网上,《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对“为民服务车”进行了专题报道。2021年,志愿服务团队获评首都学雷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为民服务车”火了,但是李春和她的志愿服务团队并没有止步,“为民服务车”工作机制,在李春的牵动下一步步升级。

2022年国庆节前,在李春的倡导下,“为民服务车”前摆出了三款由她设计制作的“国庆”主题纪念印章,向参观群众送出来自祖国心脏的祝福。让李春没有想到的是,国庆节当天,热情高涨的群众自发带着贺卡、书本、游览地图、甚至衣服来到服务车前盖章留念。从那时起,李春的“为民服务车”在原有“问询指路、安全宣传、失物招领、走散寻人、健康救助、母婴服务、协助预约、临时休息”8项服务之外,更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

如今,李春作为北京市公安局第三批赴贵州省黔西南州支教民警团队的一员,正在3000公里外履行着为贫困山区孩子“扶智扶志”的崭新任务。但是她的服务模式和创新理念,被志愿服务团队传承了下来。

今年春节期间,依托“为民服务车”,天安门分局的志愿服务团队日均服务游客千余人次,收到群众表扬20余条,推出的纪念版便民服务卡和反诈“有奖竞猜”活动,受到游客广泛欢迎,很多游客自发的制作打卡攻略发布在网上,大家纷纷晒出印章、礼品并附留言:“来一趟天安门,终生难忘”“这样的服务车,爱了爱了!”

“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开展十年来,一个个立得住、叫得响的“最美警察”以荣誉作为动力,依托典型示范引领机制,让首都公安“最美”的榜样层出不穷、“最美”的群体不断壮大、“最美”的精神持续彰显,向全社会树立起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形象。

“最美警察”在双向奔赴中汇聚力量

为了讲好“最美警察”故事,发好首都公安声音,自“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市公安局充分运用“平安北京”“正警事儿”等新媒体平台,协调媒体协办单位大力开展宣传。

媒体协办单位也纷纷拿出优质资源和载体,为“最美警察”量身打造专场节目。每年中国人民警察节期间,在北京卫视播出的主题活动揭晓仪式,是广大民警最为期待、社会广泛好评的警界盛事;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相继推出《我是演说家》《中国故事大会》《幸福账单》《暖暖的火锅》等首都公安专场节目和《正义路上》《遇见最美》《初心如磐守护万家灯火》等精品专题节目,“最美警察”相关词条屡次登上微博热搜,收获上亿网友关注。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进入2024年,这一场警营和媒体的双向奔赴,有了新的飞跃。

2024年春节,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了“最美警察送安全”公益直播活动,8位“最美警察”在各自的岗位上,围绕春节期间高发警情,为广大网友带来最贴心的安全提示和防范小妙招,直播一上线,在线人数不断攀升,18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24小时回看量超280万,大家纷纷评价“干货满满”“接地气”!

身边榜样,可亲可及。“最美警察”更多的来到了社区、走进了村镇、深入到校园。

2024年10月28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互动热烈的公开课在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中学举办,近700名来自东直门教育集团的中小学生代表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的大学生们参与了“课程”教学。这堂公开课不同于以往,是由光明日报北京记者站发起、东直门教育集团党委联合北京市公安局主办的,集思想政治教育与先典型宣讲为一体的大思政课。

“授课老师”全部来自于2024“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季度上榜人物,他们用亲身经历、从警感悟、安全宣讲和生动的警民互动,让学生们近距离了解“最美警察”故事,直观感受到了以“最美警察”为代表的首都公安队伍忠诚履职、创新担当、为民奉献的群体风貌,更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种子。学校老师们说,这是一堂真正意义上的思政课,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孩子们喊出,要向“最美警察”学习,长大后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大学生们讲道,要以无悔青春投入伟大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

在警营和媒体的协作下,“最美警察”永褒忠诚的本色、践行为民宗旨的良好形象,通过电视荧屏和网络平台,被播撒进千家万户,收获了群众广泛赞誉和来自全社会的最好“回馈”。

在2024年主题活动的揭晓仪式上,来自首都各地的6位群众代表主动走上舞台,分享了自己与“最美警察”之间的暖心故事。

房山区迎风里的商户翁瑞花细数了2024“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房山分局迎风街派出所社区民警陈健为辖区百姓排忧解难的一件件暖心故事,她兴奋地说:“陈警官就是我们迎风里百姓心中的‘小太阳’,他送给我们温暖,我们也要更加支持他的工作,做社区的‘小太阳’!”

来自怀柔的马晓燕大姐,十分感激2024“北京榜样·最美警察”、怀柔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张鹏宣。在张鹏宣的努力下,怀柔区的反诈宣传和防诈工作形成了全域全覆盖,让马女士有了防范意识,没有掉入骗子的陷阱。她在揭晓仪式上不无骄傲的表示:“我被张警官的敬业精神和为民奔走的行动所感染,也加入了社区反诈宣传志愿者队伍。我想说,有人民警察在,我们安心;我更想说,社区有我们,请你们放心!

深入人心的良好形象,在全社会汇聚起共筑平安家园的强大合力。如今,“西城大妈”“朝阳群众”“海淀网友”等一支支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北京街头的特色平安“品牌”,85万“红袖标”配合民警开展巡逻防控、邻里守望、隐患排查等工作,实现了警民携手共创平安的良好局面。

进入2025年,“北京榜样·最美警察”主题活动迎来了第十个年头。新的一年,新的启程,主题活动将继续以贯穿全年的典型选树宣传工作为抓手,持续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努力用“最美”的故事诠释“最美”的精神,用“最美”的榜样汇聚“最美”的力量!(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杜娟 / 北京市公安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