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4月26日,朱老总到达西柏坡之后,针对晋察冀军区军事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整。在朱老总的亲自指导下,晋察冀野战军再次组建。

晋察冀野战军,就是后来华北第二兵团,也就是“杨罗耿”兵团。而“杨罗耿”,更是我军赫赫有名的将领。



但这个兵团和其他兵团比起来,却有不少不一样的地方。在其他兵团遥遥领先的兵团司令,在这个兵团居然是成就最低的。

而政委和参谋长,成就更是一个比一个高。

这个兵团司令是谁,政委和参谋长又是谁呢?



百战名将杨得志

“杨罗耿”兵团的司令员,就是我军大名鼎鼎的杨得志。在55年大授衔的时候,杨得志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在上将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他是长征路上的开路先锋,在长征开始之后,他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位于长征队伍的最前端。



他是部队中的一把利刃,遇山开路、遇水架桥,作为前卫,他必须保证大部队能顺利前进。

可以说,他能成为1团团长,就证明中央信任他的能力。

实际上,他也没有辜负中央的信任。面对乌江天险,他沉着指挥部队强渡;面对翻涌的大渡河,他组织“十七勇士”英勇突击。



他率领部队一往无前,突破了敌人的一道道封锁。到了延安之后,他被提拔为红一师的副师长,随后他又参加了东征战役。

抗日战争开始后,他成为了115师麾下的一名团长,第一战就是平型关战役。当时国民党一败再败,人民对抗战都没有了信心。



即便我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即便我军在和国军交手中屡屡获胜,老蒋也没觉得我军能打败日军。

他之所以同意我军改编,还是因为国军在抵抗日军的过程中伤亡太大了,急需补充新生力量。老蒋是想拿我军当炮灰,但115师用实力告诉他不可能。



115师被改编完成之后,得到前往山西支援的命令。在师长的带领下,他们前往平型关,伏击日军的一支辎重运输队。

在这一战中,杨得志带领队伍英勇杀敌,115师赢得了抗战的第一次胜利。之后他更是活跃在华北地区,在华北不断展开游击战争。



抗战结束之后,他又重新回到了华北,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奋战。1947年晋察冀野战军成立,朱老总第一时间想到让他担任司令员。

新成立的晋察冀野战军和之前不一样,干部都是朱老总精挑细选过的。既然杨得志成了司令员,那政委和参谋长的人选也不能太差。



最后野战军成立的时候,就成了杨得志担任司令,罗瑞卿担任政委,耿飚担任参谋长。

这三个人,也被称为“三巨头”。后来晋察冀野战军被改编为华北第二兵团,也被人们称为“杨罗耿”兵团。



第一任公安部长

按理说在一个兵团中,兵团司令应该是职位最高,发展最好的。但在这个兵团中,兵团司令反而是发展最差的,政委和参谋长都比他要好。

“杨罗耿”中的罗,就是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罗瑞卿,他可是开国十位大将其中之一,军衔上就比杨得志要高。



其实,就单论资历来说,罗瑞卿也比杨得志要深。他比杨得志大5岁,一开始的时候两人都在红四军,但职位方面相差很大。

罗瑞卿担任师政委的时候,杨得志也只是他麾下的一个连长罢了,级别差得太多了。



晋察冀野战军成立后,当杨得志得知自己的政委是谁的时候,他感到压力非常大。没办法,这可是自己的老首长,在自己心中一直都很有威严。

哪怕后来他自己的职位上来了,但一直忘不了老首长那副威严的面孔。两人共事,杨得志更是担心自己无法服众。



但罗瑞卿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他一点都不觉得和杨得志配合不合适。相反,他非常欣赏杨得志带兵打仗的本事,对这个后辈非常认同。

所以得知自己能和杨得志合作的时候,他还是非常高兴的。只不过两人合作的时间并不长,他在北平解放后就去了中央。



他的资历比杨得志要深,而且是个军政双全的人才。所以在55年大授衔的时候,他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在1959年的时候,他更是担任了总参谋长一职。而杨得志也担任过这个职位,不过那已经是21年后的事情了。



同样是在1959年,他还担任了军委秘书长一职,杨得志最终也只当上了军委副秘书长。

不过他本身资历就比杨得志更深,而且长时间跟在毛主席身边,对中央的工作比较熟悉。而杨得志的经历,则大部分都放在军队中了。



国防部长耿飚

如果说罗瑞卿是本身就比杨得志职位要高的话,那耿飚可就是后来居上了。

耿飚比杨得志大两岁,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齐头并进的。在土地革命时期,他们一个是红一团的团长,一个是红四团的团长,在长征路上互相配合。



后来晋察冀野战军成立,耿飚就做了杨得志的高参。其实我军的参谋长一职,在作战中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有的部队的参谋长能力很强,能在作战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有的部队的参谋长能力一般,就没办法在作战中提供一些有用的战术。



但很明显,耿飚就是这种能力很强的参谋长。只不过他并没有参加55年的大授衔,在大授衔前夕,他被周总理从军队中调离,开始从事外交工作。

让他从事外交工作,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一种“将军外交”的方式。



后来,耿飚长期不在军队里任职,而杨得志一直担任大军区司令员。耿飚做到过外交部副部长的职位,在外交方面做出了一番成绩。

两人再次成为同僚,是在罗瑞卿去世之后,军委秘书长一职空缺。在叶帅的推荐下,耿飚再次回到军队,担任军委秘书长。



而这时候,杨得志也被调任到总参,担任总参谋长一职。不过杨得志还是军委副秘书长,耿飚则属于是他的直属上级了。

而耿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他后来还当上了国防部长和国务院副总理一职。此时,他的职位还是比杨得志要高。



和罗瑞卿相比,耿飚属于后来居上,但不得不说,参谋长和政委都比司令员发展得要好,在我军中也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耿飚能当上国防部长,更是让当时很多人都不可置信。因为一直以来,国防部长都是由军衔很高的人担任,比如说彭老总。



而耿飚这个无衔的国防部长,也是开国以来头一遭。

当然,即便政委和参谋长个个都发展得比自己好,杨得志也从来没有产生过别的心思。他依旧是那个心系百姓,一心为国为民的杨将军。

参考资料
耿飚:永远的人民战士,中国青年网,2022-06-23
一剑曾当百万师——杨得志是这样走过长征的,解海南,2016年09月09日,解放军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