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编译自《马卡报》

人们常常热议哪些食物会使胆固醇升高,却鲜少关注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食物。西班牙动脉硬化协会的专家们深入研究,找到了能够帮助我们降低胆固醇水平的食物。



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与饮食密切相关,某些食物会显著影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使其升高或降低。穆尔西亚王后索菲亚大学综合医院的内科主任、血脂科负责人,同时也是西班牙动脉硬化协会(SEA)副会长兼通讯负责人哈辛托・费尔南德斯・帕尔多(Jacinto Fernández Pardo),在接受《照顾好自己》(CuídatePlus)采访时指出,饱和脂肪是致使胆固醇升高的常见食物之一。他还补充道,“糖和某些氢化植物油” 同样会对胆固醇产生不良影响。

令人欣喜的是,确实存在一些食物,不仅能帮助我们降低胆固醇,还能改善心血管健康。西班牙动脉硬化协会的研究人员和专家特别推荐了坚果。

根据《西班牙动脉硬化协会心血管预防饮食建议》,“杏仁、榛子、核桃、开心果、腰果、澳洲坚果、松子、碧根果等坚果,脂肪含量通常超过总能量的 50%,属于特殊果实。不过,其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包括杏仁、榛子中的油酸类单不饱和脂肪酸,松子、碧根果和核桃中的亚油酸类 n-6 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核桃中的 α- 亚麻酸类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低”。

专家们还指出,坚果除富含脂肪外,“还含有丰富的纤维、钾、钙、镁,以及植物甾醇和多酚等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合物”。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些化合物 “大多集中在果皮中,所以建议食用生坚果,不要去皮或烘烤”。此外,坚果尤其是 “杏仁和开心果”,还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保护作用与胆固醇

坚果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或许源于其对血脂的影响。多项针对健康志愿者和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研究证实,“每日适量食用坚果,能显著且持续地降低胆固醇水平”。

当然,不同坚果有所差异,目前对它们的研究程度也不尽相同。正如上述文件所提及,杏仁和核桃的研究最为充分,但也有关于花生等其他坚果的积极研究成果。因此,“降胆固醇作用可视为坚果类食物的共同特性”。

食用坚果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效果,“与初始水平有关,起始胆固醇水平越高,效果越显著”。而且,“这还与体重指数相关,消瘦人群对这种效果的反应比肥胖人群更明显、更好” 。

另一方面,坚果富含的 “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纤维”,是其发挥降胆固醇作用的关键要素。

以核桃为例,食用核桃 “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降低循环炎症标志物有关”。这可以从其独特成分来解释:富含植物性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α- 亚麻酸)、精氨酸(一氧化氮前体)和高生物活性多酚。

不过,坚果热量很高

坚果唯一的不足是富含脂肪,热量极高,所以人们担心经常食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然而,西班牙动脉硬化协会的专家表示,“有充足证据表明,在日常饮食中添加坚果,或用坚果替代其他膳食脂肪来源,不会导致体重上升”。他们还指出:“前瞻性研究显示,经常食用坚果的人在随访期间往往更瘦,体重增加幅度也小于不食用坚果的人。” 这该如何解释呢?专家称,“坚果的饱腹感很强,所以(无论是白天食用还是当作零食),食用坚果所摄入的热量,会通过减少下一餐的食量得到补偿”。

专家们还补充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咀嚼和后续对坚果的破碎程度,部分脂肪(高达 20%)因包含在固体颗粒内的细胞膜中,无法被肠道吸收,这使得实际吸收的能量低于根据其成分预估的能量”。这反过来 “意味着会有一定的脂肪随粪便排出,可能导致粪便比平时更松软”。

我们每天可以吃多少?

尽管坚果益处多多,但由于热量高,我们也不能过量食用。确实需要每天食用,或至少每周吃 3 次,但食用量不宜过大。一般建议 “一把坚果(约相当于 30 克)” 。

此外,“建议食用生坚果,不要烘烤或加盐,且尽可能不去皮。因为专家表示,‘大部分抗氧化物质都在果皮中’” 。

为了保持饱腹感,建议 “在白天食用坚果,不要在晚餐后当作甜点吃”。这个建议适用于 5 岁以上的所有人。专家最后总结道:“唯一的禁忌人群是对坚果过敏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