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澄海狮头鹅产业综合竞争力,深度宣传推广产业品牌特色,进一步探寻与东北、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合作,4月8日至10日,澄海区副区长蓝宗楷率领澄海区农业农村局、澄海区狮头鹅产业发展协会及相关企业代表一行,赴安徽省六安市、吉林省舒兰市,对当地发展鹅产业情况进行考察学习和洽谈产业合作。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的白鹅产业蓬勃发展,是全国著名的羽绒之乡,已形成皖西白鹅育种、养殖、腊鹅咸鹅制作、羽绒深加工等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尤其羽绒加工业基础好、规模大、价值高。该区现有280多家羽绒加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8家,羽绒加工业年产值达50亿元,白鹅全产业链产值近100亿元。考察团一行对裕安区深度发展羽绒加工称赞有加,也深受启发,认为羽绒加工是澄海狮头鹅产业的一项空白,必须借鉴裕安区的做法,加快谋划建设羽绒加工项目,填补羽绒加工这一链条的空白。考察团还参观考察了该区的展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红新禽羽有限公司屠宰场。展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布局科学、管理规范、外部形象好;红新禽羽有限公司屠宰厂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场地整洁有序,日屠宰量超1.5万只,给考察团留下深刻印象。相比之下,我区狮头鹅屠宰厂场地规模小、规范化水平低,必须借助国家产业园契机,进一步建设完善规模化、规范化屠宰厂。裕安区还高度重视皖西白鹅产品的精深加工,有鹅油、鹅肉酱、鹅肝酱、鹅杂酱等一系列多样化产品,有效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我区的狮头鹅产品较为单一,主要局限于卤鹅、鹅肉丸等加工品,大家一致认为要学习裕安区的经验做法,大力研发狮头鹅精深加工产品,提升全链条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吉林省舒兰市位于国家重要的黑土地资源保护核心地区,是国家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和中国生态稻米之乡,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优质的稻谷、玉米、小麦等禽畜饲料原材料。考察团先后参观了舒兰市白鹅产业园、平安镇舒雁公司白鹅养殖园区、鹅文化创意街等鹅产业链的核心区域和骨干企业。建设中的舒兰市白鹅产业园占地510亩,由该区国有企业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4.2亿元,包括鹅肉深加工区、饲料加工区、羽绒加工区、屠宰分割区、冷链物流区,以及研发中心、文化展示、人才公寓等综合行政功能区,形成了除育种、养殖之外的白鹅产业链条聚集区。考察团对舒兰市打造鹅产业集聚区,发展产业集群的先进理念和做法高度赞赏、深受启发,认为我们必须借助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契机,努力克服土地资源匮乏等困难,尽快谋划建设狮头鹅产业聚集区,加快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随后,在舒兰市政府会议厅召开舒兰--澄海两地鹅产业交流合作座谈会暨合作签约仪式。会上播放了澄海狮头鹅主题宣传片,并由蓝宗楷副区长介绍我区的基本情况,宣传澄海狮头鹅、澄海卤鹅这两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宣传澄海狮头鹅具有品种优良、市场价值高等优势。在交流探讨环节,我区随行企业汕头市正治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区狮头鹅产业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徐伟汉与该市龙头企业舒兰市农投公司负责人深入协商,现场达成了今年引进3万只澄海狮头鹅苗到舒兰养殖的初步意向;汕头市正治禽业有限公司还计划与吉林市农科院建立狮头鹅原种研究保护的合作关系,汕头市澄海区雅信狮头鹅专业合作社、汕头市澄海区金涛专业合作社则探讨与舒兰方面建立活鹅或冰鲜鹅体回购澄海加工的“北鹅南销”模式,这些都是此行产业洽谈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进一步深化“南鹅北养”的具体行动和成效。
座谈会最后,副区长蓝宗楷代表区政府与舒兰市政府签订了《舒兰市 澄海区农业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进一步拓宽狮头鹅产业发展空间,做强做大狮头鹅产业明确方向、提供保障。
此次考察交流活动意义大,不仅强化了澄海狮头鹅产业与外部的联系,更是进一步拓展“南鹅北养”战略布局和发展空间,探索产业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的有效尝试,是对澄海狮头鹅产业发展的一次全方位赋能。我们要紧抓机遇,克服夜郎自大的封闭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实现狮头鹅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 汕头市澄海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