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投一篓苗,秋收万斤蟹。4月10日,在新州镇英进村委会的膏蟹养殖基地,一方方清澈的池塘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成千上万只蟹苗在水中灵动穿梭,这些刚投放的蟹苗虽个头尚小,却活力十足,时而聚集成群,时而四散游弋,在池底茂密的水草间觅食嬉戏。


▲新州镇英进村养殖户给蟹苗投喂饲料。

据介绍,新州膏蟹学名锯缘青蟹,以肉质肥美、膏黄饱满而著称,是新州镇水产产业的“金字招牌”。目前,全镇膏蟹养殖面积达5500亩,覆盖英隆、英进、黄玉、攀步、新地、宣泮等村委会,年产量192.5万斤,年产值近2亿元。其中,作为核心产区的英进村委会拥有30年养殖历史,建成1200亩标准化鱼塘,年产优质膏蟹36万斤。

“我们采取‘一年两季’的养殖模式,3月份放苗,6月份收获;6月底再放一季,年底就能迎来销售旺季。”英进村委会书记梁明科介绍道,膏蟹养殖周期约120天,通过科学的养殖规划,基地高峰期日收购量可达1万斤。市场价格随季节波动,肉蟹每斤50至100元,黑皮蟹70至100元,膏蟹则可卖到100至200元,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新州镇膏蟹养殖基地。

该基地坚持生态养殖理念,采用贝类、小鱼等天然饵料喂养,着力打造“有机膏蟹”品牌。同时,通过科技手段推动产业升级,计划实施尾水改造工程,优化鱼塘水质、培育藻类,既保障膏蟹生长环境,又维护周边生态平衡。“科技助力让我们实现了亩产300斤以上的稳定产出,销路完全不用发愁。”梁明科信心满满地说。

近年来,新州镇以膏蟹产业为龙头,联动泥虫、红鱼干等特色水产品,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形成深海捕捞与海水养殖“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如今,这些优质水产品不仅畅销本地市场,还“游”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成为拉动镇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

“过去我们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靠品牌致富,目前已有200余户村民通过参与养殖实现了显著增收。”梁明科说道。

儋州融媒全媒体见习记者何爱子 文/图

编辑:李佳峰 审核:陈钟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