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开幕,与往期广交会不同的是,今年大会首次设立服务机器人专区。

作为国内具身智能行业领军企业,魔法原子创新性的在广交会搭建了一个“无人展台”,即展台的主角是人形机器人“小麦”和四足机器人——这也是机器人行业以及广交会的首个“无人展区”。虽然没有工作人员,但魔法原子的展区依然吸引了国内外采购商的目光,整个展台被团团包围。


(图源:魔法原子)

业内普遍认为,2025年是“机器人量产元年”,但量产的前提是机器人能够实现场景化应用,提供商业价值,而这恰恰是魔法原子的优势所在。

展会现场,中国移动云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宣布,与魔法原子达成深度合作,要将人形机器人“小麦”纳入边缘云计算网络,并决定在会议服务、智能办公等场景部署四足机器人,通过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智能交互功能和自动化服务,打造更高效的办公环境。

国内数智化人才培养提供商新道科技则表示,将在教育场景实现“小麦”落地,基于人形机器人打造智慧校园,推动机器人在教学辅助、校园导览、实验协助等场景落地。

电力场景一直是机器人落地商用的重点领域,魔法原子与中科开创达成合作,将通过机器人的高机动性和感知能力,提高电力巡检、设备监测等高风险作业场景的运维效率和安全性,同步实现降低人工成本,为企业降本增效。

整个广交会现场,魔法原子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完成签约仪式,另有数百家企业主动留下联系方式,有望取得进一步合作。

魔法原子能够在广交会上与众多行业巨头达成合作,与大量企业交换联系方式,得益于技术实力和极具前瞻性的布局。魔法原子表示,已经打通了核心软硬件自研,核心硬件自研率高达90%,而且拥有供应链管理与生产制造、场景落地应用等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链路能力。


(图源:魔法原子)

自研能力强意味着技术可控,能够为产品打造护城河,拥有全产业链链路能力,则表明魔法原子机器人的生产成本更加可控。成本与价格息息相关,尤其是面向家用场景并大规模量产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将与销量呈正相关。

前瞻性布局体现在场景开拓方面,今年3月26日的2025场景战略发布会上,魔法原子发布了“千景共创计划”,目标是拓展10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

据北京亦庄消息,我国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正式获批立项,涉及环境感知、决策规划、运动控制、作业操作等技术要求。该标准的立项,表明机器人行业将进入标准化、规模化阶段,而标准的建立能够加快机器人企业与其合作伙伴实现机器人落地商用的速度。

GGII(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一个庞大的市场正在向所有入局者招手,魔法原子能否乘风而起,需等待时间验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