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创新打造“智鹰139N”空地一体化实战体系,并建成警用无人机联创应用实验室。该体系通过建立“研发——训练——实战”一体化机制,实现了警用无人机从单一应用到体系作战的转型升级。目前,这一创新模式已在重大活动安保、交通管理、应急救援等多个实战场景中取得显著成效。

“1”主多联指挥集群作战

“5座自动化机场,20架大中型无人机,6架小型无人机,6架突击穿越机,我们的警航队伍建制完整、体系完善、保障完备。”安宁公安分局警航中队民警高庆黎介绍,分局情报指挥中心依托“地理+规则+数据”三位一体数字化空域标识系统,全面精准统领警航力量。

安宁公安分局情指中心副主任范小兰表示:“无人机编程中设置有八类必飞警情,指挥平台会自动推送机场、发出备飞指令。警航实战不是简单的飞行编队,而是体系化的作战集群。”通过“长机巡航+僚机伴飞”模式,分局情指中心可实现全域机场同步启动、电子围栏智能解除,每架无人机都成为移动的智慧节点,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响应。

“3”层空域开辟迅飞通道

“立足辖区陆域、垂直向上延伸、横向平行分割、三维立体管理。”安宁公安分局反恐特警大队无人飞手火宏伟对警航空层十分熟悉。他介绍,低空层(50米以下)由单兵无人机执行巷道巡逻、治安热区监测等视距任务;中空层(50-120米)依托自动化机场中型机群,与低空形成交叉巡查网,覆盖复杂区域盲点;高空层(120-200米)设置警航快速通道,由长航时无人机全域巡航,确保快速响应。

“9”组网格织密巡防体系

目前,安宁公安分局依托派出所行政管辖区,设立9组巡飞网格,利用设定电子围栏、划立禁飞区域方式,规范空域网格使用。各派出所按照辖区治安实际,将本所网格细分为4至6个子网格,形成“一总多分、一统两级”的管理体系。结合警情热力图,将11个子网格列为警情热点区域,在夜间和节假日增派情报指挥中心、特警大队无人机巡航,有效遏制违法犯罪。今年第一季度,安宁区警情热点区域同比下降33%。

“N”多赋能拓维实战场景

安宁公安分局大数据实战研判工作室、无人机联创应用实验室持续研发和优化“无人机+AI”融合应用体系,目前能够通过现有数据库,实现高空巡航识别可疑人员和实时预警、特定区域人数上限识别预警,实现对学校单位、景区商圈、产业园区等部位的自动巡航和智能监测。

“无人机系统平台就像灵活多变的七巧板,我们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进行功能拓展和延伸。”大数据实战研判工作室民警张诗悦介绍,“除了目前的车辆接替追踪、溺水落水预警、环境感知监测、高空坠物锁定等10类实战场景, 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建立行为感知、热力骤变、群体行为等场景模型,为警航实战增效、为空中警务续航,让‘鹰羽’更加丰满,助力‘智鹰’看得更广。”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进 通讯员 王植玉 张镭谦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