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其实对于曾经在大厂拿惯高薪的员工来说,失业找工作很容易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甚至进入颓废状态。究其原因:

1、收入预期与现实差距

在大厂干活,工资一直挺高,时间长了,形成惯性思维,潜意识里觉得工资就应该这么高。被裁之后找工作,很难一下子接受工资降下来,还是想着得找一份能和之前工资差不多的大厂工作。

可问题是,互联网行情好的时候,招人需求大,跳槽也容易,无非就是从这个大厂跳到那个大厂。一旦互联网下行,大厂普遍开始施行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这个时候,求职目光只能转向中小企业,而市场上的中小企业,无法提供同等水平的薪资待遇。这就导致大厂失业员工在找工作时,高薪的岗位找不到,低薪的岗位又不想去,最后就卡在中间,进退两难。

2、心理落差与自信受挫

大厂员工习惯了高薪、好福利,还有较高社会地位,突然被裁,一下子从山顶跌到谷底,心理上肯定受不了。这种落差太大了,让他们在找工作时心里过不去那道坎儿。比如,看到薪资低一些或者岗位没那么“高大上”的工作,就觉得委屈自己,挑三拣四的,结果好些能接受的机会就擦肩而过了。

除此之外,长时间找工作不顺,自信很容易受挫。以前在大厂待久了,大家对自己工作能力还挺自信的。可被裁后,找工作一直不顺利,到处碰壁,就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行了?”这种不自信就会体现在求职过程中,比如面试时紧张、回答问题没底气,最终导致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也变少了。

一位朋友留言:老公阿里前P7,39岁被裁员,到现在已经8个月没找到工作了,从去年9月份开始就一直待在家里。

刚得知他被裁的消息时,他给我的反应是坦然,还安慰我说:“没事,我很快就能找到工作。”他工作15年,从没遇到过这种事。2014年、2017年、2019年这三次换工作,都特别顺利,前面和同事刚吃完散伙饭,不要一周时间就进了新公司。可这次完全不一样。

现在都快5月份了,他还没有找到工作。以前那些他对能力的自信、骄傲的人际关系,现在好像都不管用了。他投了不少公司,也找遍了前同事、老领导、客户,帮忙内推介绍工作,但回应很少,有一次他收到朋友推荐的本地岗位的面试机会,整个过程还挺不错,我们甚至开始幻想生活回归正轨了。但几天后,朋友传来消息:“面试官说你年纪大了,入职了一位年轻且薪资要求不高的人。”那一刻,我看到他眼神黯淡了。每天找工作都像在和自己较劲,然后陷入到负面情绪中。

其中有一个需要到上海的工作,薪水和在阿里的时候持平。老板对他也挺满意,但他在最后还是拒绝了,原因是离家远,各种不方便。他也想改变,清楚不能一直在家闲着,所以试过干外卖,从早上10点到晚上9点,半个月腰酸背痛,因为之前有腰间盘突出,决定放弃。又尝试代驾,从晚上8点干到凌晨3点。代驾是拼消耗精气神、拼运气,好几次没顺路单子,他不得不打车回家,收入一小半都交了车费。一个月只挣了4000多元,而且长时间日夜颠倒,感觉身体要垮。

两个女儿,,一个13岁,一个9岁。现在是钱我赚,他则在做家务,煮饭,辅导两个女儿作业。



编辑 | 思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