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弘扬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健康山东云平台持续推出“鲁医风采”系列,介绍山东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凝聚建设健康山东的力量,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图为彭磊带领医护团队进行查房

在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创伤骨科学科带头人彭磊是一位令人钦佩的医者。他以医者仁心和高超医术,用一枚枚螺钉、一块块接骨钢板,为患者驱散痛苦,重燃生命希望。近30年的从医路上,他始终坚守为创伤重症患者减轻痛苦、重塑筋骨的信念,冲锋在临床一线,在急危重症抢救和骨科微创治疗领域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取得了丰硕的临床与教学成果。

“技术大拿”归乡,桑梓情深

彭磊是土生土长的威海人,18岁外出求学,先后在国内外多所知名院校和医院深造,获得双博士学位。他身兼多所高校的硕导、博导及博士后合作导师,并担任多项重要学术职务。

在海南工作期间,他以精湛的医术和亲切的态度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受创伤就找骨科彭大夫”成为当地人的共识。2022年3月,彭磊响应家乡召唤,回到威海市立医院。他不仅带回了深厚的乡情,更带回了国际前沿的医疗技术。他曾赴多国专修复杂骨折治疗,尤其在骨盆、髋臼骨折治疗领域建树颇多。他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3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5项专利授权。他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合作开发的国产人工骨材料,成功打破国外垄断,未来将惠及更多骨缺损患者。

医术攻坚,点亮患者希望

回到威海的3年里,彭磊带领团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长时间离体大断骨回植保踝手术,以及胶东地区首例氯化锌治疗骨巨细胞瘤手术,推动医院骨科获批“山东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并建立了市级重点实验室“威海市医用材料与细胞工程转化实验室”。带领团队发表SCI论文2篇、其他学术论文数十篇,展现了强大的科研实力。

在临床实践中,彭磊积极带领团队开发新技术,为众多患者重燃生活希望——

一位花季少女大段骨离体长达20多天,面临国内外均未突破的治疗难题。彭磊带领团队精心制定治疗方案,经过1年多的治疗与陪伴,凭借精湛医术和悉心关怀,最终让少女重新站起,重返校园。

2023年底,一位因车祸导致骨盆骨折移位的女性患者剧痛难忍,彭磊迅速组织团队研讨,采用威海首例“骨盆骶髂关节双螺钉+前侧皮下内固定架”微创手术方案。手术团队配合精准,出血量不到100毫升,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不久便能翻身坐立,精神状态显著改善。

这些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彭磊高超的医术,也标志着威海市立医院骨科团队的重大进步,开启了威海创伤骨科治疗的新时代。

推动创伤中心建设,提升救治水平

在海南工作期间,彭磊牵头成立了海南省首个创伤医学中心,现已成为当地最大的创伤救治中心,挽救了数万名患者的生命。回到威海后,他致力于推动威海创伤医学体系的建设。

威海市立医院创伤中心成立于2018年,彭磊于2022年加入并担任主任。他认为,创伤医学体系建设需要系统集成,传统的多发伤救治模式往往科室各自为战,而创伤医学中心应组建专业团队,规范流程,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死亡率。为此,彭磊全力推动创伤医学中心联盟和质控中心建设,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开通绿色救治通道,变革救治模式。他还参与了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创伤医学中心的设计与改造。在他的努力下,威海市多发严重创伤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策划 李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