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晏国文 卢志坤天津报道


(天津市数字健共体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心。晏国文/摄影)

“在天津微医人工智能总医院一楼展厅,我们去年接待了300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和考察。”日前,微医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医控股”)高级副总裁闫晋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

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微医控股,自2020年起在天津建设人工智能总医院,牵头联合天津市266家基层医疗机构共同组成天津市数字健共体,不断探索AI(人工智能)赋能医院、医生、患者、卫健医保的路径。经过多年实践,天津市数字健共体成为颇受业界关注的AI医疗发展模式。

凭借天津市数字健共体,AI医疗已成为微医控股最大的收入来源。招股书称,按2023年收入计算,微医控股是中国最大的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上半年,微医控股AI医疗收入达14.4亿元,占该公司总收入的比重为79.21%。

AI浪潮席卷全球,已经渗透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AI给医疗行业带来哪些变化?天津市数字健共体的AI医疗模式是怎样的,对行业有什么借鉴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到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微医控股旗下的天津人工智能总医院进行了采访。

AI赋能让居民更健康

在天津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处可见天津市数字健共体的元素和标识。这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始于2020年的医疗改革。

天津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曾提到,加快数字健共体建设。当年,微医控股依托天津互联网医院建设人工智能总医院。同年11月1日,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天津市数字健共体的第一张处方笺。


(微医控股高级副总裁闫晋红介绍天津市数字健共体第一张处方笺。晏国文/摄影)

“医生是医疗行为的主宰,人工智能是我们的辅助,而不能取代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我们的工作变得更专业、更高效、更智能。”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天津市数字健共体成员单位之一,对于人工智能带来的帮助,该中心全科医生马景瑜深有体会。

“人工智能对医学指南的了解是最快的,有时候一些医学前沿知识我们还不知道,人工智能已经先学过了,所以人工智能可以给我们提供指导。在给病人开药的时候,如果医生存在一些疏忽或患者没有及时向医生提供一些信息,人工智能会结合系统内患者过往数据提示医生,以防出现漏诊、误诊或差错。比如,有一些特殊的病人,肌酐有问题,我们用药的时候会特别小心,如果开了对肾脏功能有损害的药,人工智能会提示弹窗……”马景瑜医生对记者说,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基层医生诊疗环节无处不在的好老师、好帮手。

马景瑜医生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医生科学、准确、合理地诊疗、开处方以及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作为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员,有了人工智能的辅助,现在健康管理师对患者的健康管理也更加合理、更加系统,患者的认可度也更高了。

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0家村卫生室,为居民提供基础门诊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康复医疗、中医诊疗、医疗保障、基本用药等服务。

按照天津市卫健委部署,在天津市西青医院、天津市西青区中医医院两家牵头单位指导下,结合微医控股的数智化赋能,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家庭医生、公卫人员、家医护士、专科医生、健康管理师组建“3+1+N”的网格化服务小组,重点为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慢病或高风险人群提供“筛、防、诊、治、管、康”全流程闭环服务。

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胜林向记者介绍,传统看病模式主要是,患者通过挂号找到医生,医生给患者检查后开药,诊疗服务结束。现在,在数字健共体模式下,在诊疗前期,患者进入卫生服务中心,有健康管理师接待患者,了解患者情况,进行初步的筛查和检查。在诊疗环节,获得AI辅助的医生诊疗专业性提升、服务效率提高。在诊疗后期,医生以及健康管理师可以更智能化、更个性化地管理和服务患者,通过不断的生活方式干预促进居民健康改善。患者和居民对中心的信任度不断提升。作为数字健共体成员单位,张家窝镇社区卫生中心的药品供应更加充足,医保风控更加智能、科学。

拟多地复制天津模式

张家窝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变化是天津市数字健共体成员单位的一个缩影。

天津市数字健共体的成员单位由最初的266个基层医疗机构,已经扩展至包括部分二、三级医院在内的278个医疗机构。


(微医人工智能总医院基本模式。晏国文/摄影)

微医人工智能总医院承担对天津市数字健共体成员单位的总技术赋能、总健康责任、总绩效统筹三大职能,通过AI医生、AI药师、AI健管、AI智控等赋能成员单位的各个业务环节,最终实现居民健康改善、基层医院能力提升、基层医生收入提升、医保支出增幅下降四大目标。

其中,AI医生辅助基层医生开展规范化诊疗,提升诊疗及用药方案的合理性和经济性。2024年上半年,AI医生的处方不合理提醒遵从率达到99.97%。

AI药师大幅提升处方审核、药事回访及处方点评效率和准确率,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降低患者用药成本及风险。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审核及供应药品超820万张处方。

AI智控能够提高医疗机构及医保基金的风险控制、成本控制及质量控制效率。2024年上半年,天津市数字健共体的医保拒付率由2021年同期的0.52%下降至约0.04%。

据微医控股方面数据,截至目前,天津市数字健共体已为约100万名会员提供多病种及糖尿病护理服务。

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天津市数字健共体在管糖尿病会员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由17.8%上升至44.2%,血压达标率由19.5%上升至61.5%,血脂达标率由24.8%上升至27.9%,患者健康指标显著改善;同时,各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增加了23%至50%不等。

通过AI赋能,天津市数字健共体在医保基金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了更好的健康收益,糖尿病患者人均医保额度盈余率超过25%,医保支出增幅显著下降,实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患者、卫健医保的“四方共赢”。

目前,微医控股的业务主要包括以数字健共体为基础的AI医疗服务和互联网医疗业务。以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计算,AI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约为79.21%。

据招股书,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微医控股来自AI医疗服务的收入分别为2.28亿元、6.28亿元和10.24亿元,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另外2024年上半年,来自AI医疗服务的收入为14.4亿元,展现了比较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天津市数字健共体成效显著,获得各方认可,微医控股已计划在多地复制天津模式。

在招股书中,微医控股方面称,凭借在天津市探索的模式,其已做好充分准备,将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扩展至全国。

2024年2月和11月,微医控股与贵阳市政府、银川市政府卫生健康委订立建立健共体的战略协议。预计在2025年,微医控股还将与上海若干区政府订立相关协议。另外,微医控股还将与部分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探索及洽谈合作机会。

闫晋红对记者表示,天津市数字健共体获得了国内外的很多关注与肯定。数字健共体在全国各地的复制推广,首先需要得到各地政府的支持,尤其当地政府要有推动医改的决心。“我们会优先选择一些服务体量较大、基础信息化能力相对完善、政府推动改革力度较大和决心比较强烈的城市,进行优先合作,力争为更多患者和居民提供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

(编辑:曹学平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