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菲 文/摄)艺术如何与教育共舞?如何激发学生兴趣?4月15日,盐城市京师实验学校2025春季校园艺术采风活动举行。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秀季宣布活动开幕后,画家、摄影家不仅走进校园写生拍摄,还指导师生创作了10米长卷《京师春景图》。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画作充满生机童趣。


画家指导师生,创作10米长卷

四月的京师实验学校校园,玉兰含香,樱花似雪,满园春色,好不美哉。该校校园的“根系”教育十景——知行穹宇、琅嬛竹境、根柢智壤、文木春深、兰庭墨韵、折芳云栈、云阶星眸、稼穑心田更是引人注目。


上午,画家带着30名学生聚焦这教育十景,进行绘画写生;摄影师扛起照相机走进课堂,记录常态课堂、特色课程等精彩瞬间。

下午,重头戏来了。在京师书画院,10米的画布展开,画家指导师生进行“京师春景”创作。粉红的桃树、绿色的植被、蓝色的天空、庄重的黉门……孩子们津津有味地画着,不一会儿,五彩缤纷的颜色填满了画布。


“我从小班就开始学画画,一直学到二年级,水彩、素描等都学过。”四年级的陈秋曼觉得春天的学校很漂亮,不仅植物多,建筑也很有特色,比如一些建筑屋顶是斜的,还有连廊,能参与画校园的春景很开心。

五年级董梦瑶已经学画画三四年了,“我很喜欢画国画,平时会画山水画还有我家里的猫,我感觉画画可以让我心静下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场,孩子们连续站几个小时画画、涂色,大家灵感迸发、欢声笑语。

让孩子参与绘画创作,很有意义

工作中,盐城市京师实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兼小学部校长郭超时常在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答案或许就藏在这片校园里。当各位艺术家与孩子们一起用画笔在十米长卷上挥洒春意时,当摄影家的镜头定格下课堂里那束专注的目光时,教育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摸、可品味的生命诗行。”

“今天,我们特意将课堂搬到阳光下,把画架支在春风里,让孩子们一起参与绘画创作,这很有意义,不仅可以让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也更有参与感和成就感,相信他们会终生难忘。”郭超说。

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盐城市教育书画院院长季承业坦言,2024年,盐城教育书画院与京师实验学校共建少儿书画院时,曾有人担忧在快节奏的时代,艺术教育能否扎根?“而今天,当我看到孩子们在湿地边写生、在连廊下临帖、在课堂上用色彩对话世界时,我明白真正的美育不是复制传统,而是让文化的根系在孩子心中自然舒展,让美的感知力成为他们生命的底色。”

“艺术是情感的结晶,教育是心灵的耕作。”季承业希望传统笔墨不再囿于纸面,而是与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共鸣,成为孩子们理解世界的语言。“愿今天的每一笔勾勒、每一次凝视,都能化作一粒美育的种子。未来它们能在孩子们心中长成一片兼具传统筋骨与现代气象的艺术森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