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一、案件梳理
家庭背景
原告陈宇轩与被告陈宇宏、陈宇峰系兄弟关系,陈宇宏为大哥,陈宇峰为三弟。陈父系三人之父,陈母系三人之母。陈父于2012 年 8 月 29 日离世,陈母于 2021 年 3 月 8 日去世。
房屋购置情况
2007 年,陈宇轩与陈父位于 X 胡同 A 号院的房屋同时拆迁,两人分别进行了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审核。2008 年 9 月 26 日,陈父与甲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北京市商品房预售合同》,购置了一号住宅楼房屋(以下简称一号房屋),房价款 298990 元。2011 年 5 月 26 日,一号房屋登记在陈父名下。
相关拆迁及诉讼情况
2007 年 1 月 15 日,陈宇轩、陈父、陈宇宏、陈宇峰分别与乙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北京市住宅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协议》。2008 年 10 月 11 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调解解除陈宇轩与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商品房内部认购合同,并由丙公司返还陈宇轩购房款。2023 年 4 月 21 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对涉及另一套位于北京市二号房屋(以下简称二号房屋)的纠纷作出民事调解书,对房屋归属及折价款给付等事项进行了处理。此外,2017 年朝阳区某乡人民调解委员会曾对陈母与陈宇轩关于一号房屋的产权纠纷进行调解。
争议产生
陈宇轩称以陈父名义申请经济适用房指标,出资购买一号房屋,缴纳相关费用并装修居住至今,主张与陈父存在借名买房合同关系,要求陈宇宏、陈宇峰协助办理过户手续。陈宇宏则辩称该房屋为陈父、陈母的共同遗产,陈父先后委托陈宇轩和自己缴纳购房款,相关合同由自己代签,房产证等材料原由父母持有,陈宇轩在父母去世后拿走,不同意陈宇轩诉求。陈宇峰表示不清楚购房及拆迁过程,不发表意见。
二、争议焦点
原告诉求
原告陈宇轩请求判令确认其与陈父之间存在借名买房合同关系,并要求被告陈宇宏、陈宇峰协助办理一号房屋的过户手续。其依据是自己出资购买房屋,缴纳各项费用,且实际居住使用,认为陈父对其负有协助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义务,陈父去世后,陈宇宏和陈宇峰作为继承人应承担该义务。
被告抗辩
被告陈宇宏请求驳回陈宇轩的全部诉讼请求,主张一号房屋为陈父、陈母的共同遗产。认为陈宇轩在父母在世期间未主张权利,且在涉及继承问题时,陈宇轩在人民调解时签字同意母亲处置。同时,陈父因疾病卧床,委托陈宇轩和自己代为缴纳购房款等费用,相关合同由自己代签,陈宇轩未参与签署过程,父母在世时自行持有房产证等材料,陈宇轩现仅凭缴纳生活费用票据证明房屋归其所有不成立。
核心争议
本案核心争议在于陈父与陈宇轩之间是否存在借名买房关系,进而确定一号房屋的归属以及是否应办理过户手续。
三、裁判结果
确认原告陈宇轩与陈父就一号房屋存在借名买房合同关系。
被告陈宇宏、被告陈宇峰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协助原告陈宇轩将一号房屋过户至原告陈宇轩名下。
四、案件分析
证据关联性及证明力判断
法院综合审查全部证据,考虑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及各证据之间的联系。双方对同一事实分别提供相反证据且均无足够依据否定对方证据,在此情况下,法院需判断一方证据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
借名买房关系认定依据
家庭关系及购房资格获取情况:陈宇轩与陈父系父子,两人房屋同时拆迁且在2007 年分别进行经济适用住房审核,存在借名买房的家庭关系基础和购房资格关联。
房屋出资及使用情况:现有证据表明陈宇轩支付了一号房屋购房款,房屋交付后进行了装修并居住使用,这符合借名买房中借名人出资及实际占有使用房屋的特征。
其他房屋处理情况:二号房屋登记在陈宇轩名下且经法院调解处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内部房产处理存在复杂情况,与一号房屋的争议可能存在关联。
调解卷宗情况:朝阳区某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卷宗虽未明确陈母对一号房屋的处置结果,但结合其他证据,对认定借名买房关系有一定参考作用。综合上述因素,法院认定陈宇轩与陈父就一号房屋形成借名买房合同关系。
过户诉求支持原因
基于借名买房关系的认定,结合陈宇轩与陈父的拆迁情况、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审核时间、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间等因素,法院认为陈宇轩要求过户的诉求合理,予以支持。
五、胜诉办案心得
全面收集证据:对于主张借名买房的一方,应全面收集能够证明借名买房关系存在的证据,包括购房资格获取材料、出资凭证、房屋使用和管理证据等。如本案中陈宇轩收集了《北京市重点工程和危改区被拆迁居民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审核表》、付款证明、装修收据、居住证明等一系列证据,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条,为证明借名买房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注重证据关联性分析:在整理和提交证据时,要注重分析证据与案件核心争议的关联性。将各项证据相互关联起来,向法院清晰呈现借名买房关系的形成过程和实际履行情况。例如本案中,法院综合考虑家庭关系、购房资格获取、房屋出资及使用等多方面证据的关联性,对借名买房关系作出认定。
合理阐述案件事实:在庭审过程中,要清晰、合理地阐述案件事实,突出借名买房关系的关键要素和自身主张的合理性。对于对方提出的质疑和相反证据,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和反驳。如陈宇轩在面对陈宇宏的抗辩时,通过对证据的解读和事实的陈述,有力地维护了自己的主张。
关注法律适用及类似案例: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类似案例的裁判思路,有助于准确把握案件走向和在庭审中进行有效的法律论证。借名买房纠纷涉及到合同关系、物权归属等多方面法律问题,通过研究法律规定和类似案例,能够更好地为自己的主张提供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