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时候,扬州有一名大才子,他从小就非常聪明,五岁就熟读四书五经,十岁就能作诗写对。其才华堪称百年难遇。众人都觉得此子将来必成大器,家人也对这名才子寄予了厚望。

然而天不遂人愿,才子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都没能考中,可能是背负了太多的期待,才子多次没有考中心里觉得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于是才子就来了一座寺庙,准备削发为僧,远离红尘俗世,从此青灯古佛,暮鼓晨钟。



才子找到寺庙的住持,想要住持为他剃度。但遭到了住持的拒绝,说他与佛门的缘分还未未到,俗事未了。才子见此也不好强求什么,只能在寺庙的山脚下,搭了一间茅草屋住了下来。

此后才子每天都去寺庙拜佛求经,只有来到寺庙,才子的内心才会有片刻安宁。虽然是真心想要遁入空门,奈何佛将他拒之门外了。就这样才子在这座寺庙的山脚下住了小半年,每天都听着寺庙里传来的诵经声音,心态也比才来的时候要平和很多了。

才子再次找到住持,问他能否为他剃度了,此时住持说道:“阿弥陀佛,见施主如此执着,老衲就给你一个机会,我出一道考题,你能若能给出答案,我就给你剃度,如若打不出,就说明你与我佛无缘,就请自行离去!”



才子听到住持的这番话,眼里瞬间有了光,于是就赶紧让住持出题,没想到住持却说:“此时天色已晚,请施主下山去,明天再来吧,”说罢住持就离开了。才子回到了茅草屋,想着明天的考验,一晚上都辗转难眠。熬过了漫长的黑夜,终于等到了天亮,才子来不及洗脸就直接朝寺庙跑去。

来到寺庙前,住持早就在等在了门口,才子就问住持今日的考题是什么?住持说道:“老衲的考题是一句上联:歪头山,山头不正,你若能对出下联,就说明你有佛缘,老衲亲自为你剃度!”



这句上联堪称千古绝对,首先歪头山是一个地名,其次是“歪”字拆开就是“不”和“正”。那么不正就刚好解释了歪。想要对出与之匹敌的下联,堪比登天。

哪怕才子饱读诗书,当听到这句上联后也是面露难色,想了很久,都没能想到下联。住持见状便说道:“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吧!”

才子只好离开了,这句上联也就成了一句绝联,直到两百年后的今天,也没人能对出下联。

各位才子佳人,你们能对出下联吗?欢迎来挑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