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推出“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奠定了下一代安全标准。这些技术体系化“上车”,意味着广汽正在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安全理念。

文 /《汽车人》张敏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的智驾能力,无论从商业、技术,还是市场角度,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社会大讨论,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充分参与进来。

大家的共识,还是要回归到出行的最基础条件:安全。但是,一直以来,企业通常将安全作为一项装备和能力,缺乏体系化认知。广汽的技术发布,打破了这一点。



4月12日举行的“2025广汽科技日”,也因此具备双重意义。一个是首次公开了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将“安全”做成一个系统;另一个,由12款车规级芯片构成的芯片产品矩阵,更是覆盖电源管理、底盘、集成安全等多个领域。

而昊铂HL正式上市,也为广汽集团的安全观和安全系统的样板产品,兑现广汽“人为本、信为道、创为先”的企业理念。

“道法术器”与兜底能力

从技术趋势看,L2智驾的新车渗透率已经接近60%。2030年,L2以上智驾的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90%。智能驾驶正在从L2智能辅助驾驶,向更高阶的L3甚至是L4级自动驾驶迈进。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冯兴亚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在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广汽,安全从来都不只是一项配置,而是必须坚守的底线。这就是广汽的安全之“道”。建立这一底线的基础,“人是放在首位的”。

AEB(自动紧急制动)是智驾中公众关注度最高的功能,一方面源于网络流量,更重要的原因,AEB是和人身安全关联最为紧密的主动安全功能。

企业做AEB最大的困境,并非灵敏度,而是避免误触发,即不能帮倒忙。当广汽做到20万公里才有一次误判概率的时候,没有因为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一倍而满意,经过3000多个场景验证,达到百万公里才有一次误判,超过行业当前顶尖水平一倍。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消费者,只要使用广汽的AEB功能,终生都不会碰到一次误判。



在“道”之下是“法”和“术”。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形成了广汽安全之法和安全之术,其特点是全链路研发、全域安全和全时保障。广汽构建了全球最严苛的安全研发体系,碰撞测试工况达60多项,是国标的3-4倍;侧面柱碰,广汽的标准要求“电芯空间零侵入”,远超行业允许的“轻微变形”标准。

广汽的全域安全技术,覆盖了智驾、底盘、主被动融合及电池安全,按照与人的安全关联度安排优先级。

搞过工程的人都知道,所有故障分析模式,跑不脱失效模式分析。其中重点分析单点模式,因为单点总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当然全部冗余也是不科学的。广汽的做法,是在八大关键系统(定位、感知、计算等)均采用双点冗余设计,确保故障时无缝切换。



而“安全之器”就是广汽打造的一系列安全产品。广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L3准入标准的量产产品。冯兴亚表示,从L2到L3,意味着从“人机共驾”到“系统主导”的责任交接。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意味着用户对安全的底层需求发生了质变,不仅对智能驾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车企能不能搭建可靠的安全架构、处理各种突发风险,带来了更高的考验。

能满足这样要求的企业不多,目前获得国家首批L3准入试点资格的乘用车企业只有7家,广汽是其中之一。广汽L3不是演示版,不是实验室里的PPT,而是真正做到“出事了我兜底”的能力。



在如今喧嚣的汽车市场上,这一表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智驾商业化,可能从此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部分。后一部分,系统主导、企业兜底,100%将成为市场的标杆。理由很简单,消费者的意愿就是如此。

“安全”是系统工程

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提到,广汽L3产品的系统目标失效率是1FIT(运行10亿小时发生一次故障),比民航安全标准足足高1000倍。

这得益于广汽独特的开发流程,即将“零容错、零失效”的航空标准运用在地面智能驾驶系统上,并以此建立开发体系。


广汽研究院院长 吴坚

不用说,这套体系里面的关键就是“双系统冗余”,达到出故障、出事故也能安全的目标。

Soc芯片、MCU控制芯片、电源等关键点,都有“热备份”。到自动驾驶系统层面,星灵架构也有Plan B、Plan C。星灵架构采用的是独门的中台式控制理念,用288万公里道路测试、10.2亿公里虚拟仿真测试,来覆盖极端场景。

星灵架构以此实现了“主被动安全融合”,这似乎是一个新概念。简单说,就是凭借强大感知提前预警,启动智能底盘避险技术。一旦系统判定碰撞不可避免,则迅速转入主动防护模式,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根据每个乘员体型、坐姿、位置实时调整气囊展开方式,被动安全第一次具备了智能化主动特质。当然,这一切都在0.2秒内完成。



而笼式车身、高强度钢等常规防护之外,广汽的得意之笔是蜂窝状多胞吸能结构,一种模仿蜂房的仿生结构,在关键受力部位,分散冲击、减少变形。比单纯的靠结构刚性硬抗,安全空间提升了15%,吸能效率提升30%,保持了电池仓和座舱的完整。



自然,至关重要的碰撞解锁,具备低压冗余和手动等三冗余结构。而广汽的弹匣电池技术通过隔热舱设计、吸热材料及全时监控,实现“热失控不蔓延”,已经深入人心。

广汽的云安全可实时监测每一辆车的3881项安全参数,服务170万用户,AEB避免了近500万次事故,广汽将“安全“做成全维、全域、全时的系统工程。

践行“安全是最大豪华”

昊铂HL作为广汽“番禺行动”之后首款上市的大型豪华纯电/增程SUV,其豪华品质已经在预售阶段透露出“游艇式豪华”的理念。

定位“家庭智能新豪华SUV”,昊铂HL全面对标理想L8参数图片)、问界M8等30万元级SUV。新车上市同步带来多项专属权益,让昊铂HL不仅在产品配置上越级,更在价值兑现上做到了30万元级配置权益全拉满。

昊铂HL作为广汽技术集大成者,通过L3智驾冗余、智能底盘、主被动融合防护及弹匣电池技术,实现了从“碰撞前预判”到“事故后救援”的全周期安全闭环,印证了昊铂CEO马海洋所言的“安全是最大豪华”的品牌承诺。凭借其碰撞安全、智驾安全、电池安全、夜间安全能力,打造了坚固、智能的移动堡垒。


广汽昊铂CEO 马海洋

在夜间低照度、非结构性场景(比如锥桶、水马拦路),再加上冰雪湿滑路面,可谓Debuff拉满,这个时候,昊铂HL能自动独立变道,平顺无顿挫地行驶。前提是拥有强大的感知能力:双目立体摄像头、分布式毫米波雷达、192线激光雷达、全车弹性波传感器、车路协同通信,形成全天候360°感知矩阵。

昊铂HL首发的“暗夜之瞳”,配备军工级夜视系统,微光环境下实现色彩重构技术(与早期微光系统的单色成像有代际差别),让夜间行车有接近白昼的视觉效果,提升了对人、动物、非结构障碍物的辨识,让行车真正无忧。

昊铂HL所坚持的“体系化安全才是全方位安全”,正在多个维度落地为可感知的用车体验。



做到这个份儿上,才敢说自己是豪华品牌、豪华产品,这符合广汽集团以人为本的“安全观”。广汽通过产品本部和研发院整合为“大研发体系”,强化了技术商业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安全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力。

有国企大厂的责任担当,更有领先落地技术方案,广汽自豪地将远超行业标准的研发、验证体系展示出来。这些技术体系化“上车”,意味着广汽正在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安全理念,必然对行业“安全与体验”观念产生很大的触动。

广汽自身和第三方调查都表明,安全是消费者第一关注点。广汽对“1FIT级”安全标准的疯狂追求,在市场认可之后,必将牵引智能出行迈向“极致安全”时代,广汽就顺势成为新一代安全标准的奠基者。【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