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类即时零售赛道正迎来高速增长期,行业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葡萄酒在即时零售渠道的销量呈现显著增长。(详见:葡萄酒即时零售业态的进化与阵痛 | WBO调查)
近日,WBO注意到,歪马送酒、朴朴超市等即时零售平台相继推出自有品牌葡萄酒,均以“99元6瓶”的价格切入市场,折合每瓶16.5元。这类产品与德国连锁超市奥乐齐此前推出的葡萄酒如出一辙,主打“原酒进口、国内灌装”的高性价比。为何即时零售平台纷纷布局“99元6瓶”自有品牌葡萄酒?这种模式是否正成为葡萄酒市场中的一条“新赛道”?对此,WBO展开了一番调查。
1
歪马、朴朴等平台上架99元/6瓶葡萄酒
在歪马送酒的小程序中,一款名为“南澳西拉干红葡萄酒”被重点推荐,位列葡萄酒分类的首位。而这款葡萄酒则是歪马的自有品牌,其价格为99元/6瓶,目前该款葡萄酒显示回购榜排名第二。
进入商品详情页后可以看到,这款酒液产自澳大利亚,但最终灌装地为中国,显示了典型的“原酒进口、国内灌装”模式。
从瓶身的正标来看,这款酒的中文标签较为醒目,直接标注了“南澳产区”“澳洲进口酒液”“国产灌装”等信息。
还有消费者在评论中表示:“大大方方标明是国产酒也无所谓,没必要总是打着进口的名义来做营销,个人感觉口感还行,但要在国内想低价喝到优质红酒,估计有点困难。”
除了歪马送酒之外,WBO发现,在朴朴超市App中,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一款名为“祝歌南澳西拉干红葡萄酒”的自有品牌,位列“低度酒回购榜”第一名,还在葡萄酒分类的第三位,目前显示“即将售罄”。根据产品介绍,该酒液源自澳大利亚南澳产区,但灌装地位于山东烟台,同样直接告诉消费者,该款酒为“原酒进口”“国内灌装”,不在刻意遮掩信息。
根据商品页中显示,该款葡萄酒的正标上标明了“甄选澳大利亚进口酒液”“核心南澳产区”“单一品种西拉”等字样。
目前,朴朴超市在葡萄酒品类中,除了自有品牌外,多为干露、张裕、奥兰小红帽等品牌,整体产品偏向入门级消费,价格大多在百元以内,此外,还有一些盒装葡萄酒。
2
为何即时零售平台纷纷“下场”打造自有品牌葡萄酒?
自德国奥乐齐推出“99元6瓶”的葡萄酒后,这种“原酒进口、国内灌装”的模式迅速走红,打破了大众对葡萄酒“贵、有门槛”的印象。如今,歪马、朴朴等即时零售平台纷纷效仿推出类似产品,看似“跟风”,实则背后有着深层逻辑与精准的市场洞察。
上海云酒仓负责人张海啸表示:“由于消费降级的影响,很多消费者需要一个低试错的成本去尝试葡萄酒,同时,一些知名的渠道品牌给产品进行了背书,因为这些大品牌的验厂流程、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把控是非常严格,这样一来,便给了这些葡萄酒发展的空间。”
张海啸还表示,“一般来说,这类葡萄酒是用很大的量换取了极低的采购成本,采取‘进口原酒+国内灌装’这个模式,能将成本给降下来,大概有30%的毛利。”
市场中还存在一些从未接触过葡萄酒的消费者,如果要让这部分人去尝试葡萄酒,价格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若是在普通小型超市遇见此类红酒产品,顾客可能因缺乏信任感而不会轻易购买。如果这些产品得到了大型超市,比如奥乐齐的信誉背书,这些消费者会更愿意尝试。
上海葡萄酒经销商林动指出:“以前大家担心低价酒会影响品牌调性,但现在消费者看重的是透明和性价比,反而越坦白越受欢迎。这些酒不遮掩‘国产灌装’这一点,就是给了消费者安全感。”
山东葡萄酒经销商林颖也表示:“做自营酒最核心的优势在于供应链掌控。从采购、运输到定价、推广全部打通,比代销产品更灵活,而且毛利也更可控。”她强调,原酒进口+本地灌装,既能节省物流与税费,又能缩短上架周期,比较适配即时零售。
广州俊涛连锁相关负责人张俊宇则表示:“以前超市也有很多这种商品,属于正常的走量产品。”
厦门葡萄酒经销商罗浩认为:“有时候,一些年轻消费者其实并不追求年份、风土,他们买酒是为了解渴、配餐、聚会,甚至只是凑单。便宜、能喝、不难喝就够了。”他认为,平台推出自有品牌葡萄酒,更像是在满足“饮品化”趋势下的红酒消费场景。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郑强分析指出,过去市面上的“低价酒”常以“原瓶进口”名义混淆视听,甚至“擦边”大牌,误导消费者。这种不规范行为逐渐被消费者识破,这也让不少平台意识到,与其冒险用“伪进口”撑人设,不如自己做品牌,用真实信息博信任。相比之下,坦然标注“原酒进口、国内灌装”,反而赢得了市场与口碑。
同时,郑强还表示在,山姆、盒马等超市卖场中,自有品牌葡萄酒很早之前就已经是一个趋势,随着消费降级,现在即时零售平台跟紧这个趋势。
整体来看,零售平台选择切入自有品牌葡萄酒赛道,是结合了消费者心理、供应链能力与市场教育趋势的综合结果。而“原酒进口+国内灌装”则较为适配当前市场,既不失品质保障,又最大程度压低成本,同时还能快速规模化复制。
*部分受访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