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科学疯子:他给石油起名,预言极光密码,临死烧光所有黑科技。公元1095年,沈括将自己所有手稿焚毁,北宋科学奇人就此落幕,在他67年的人生历程当中,沈括涉猎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等门类,属于是科研界的全才。
而且他还分别在各个领域写出惊人著作,命名化石和石油,预言了极光密码,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现石油的时候,沈括预言称“此物必大行于世”,后续还用石油碳黑制墨成功。
不得不说,这跟沈括的成长经历分不开关系,作为仕途和科研界两开花的天才,沈括既有着天才惯有的高傲,也有着探究科学的执拗,配合他家庭的影响,这才造就了“天下奇才”。
沈括的父亲沈周,虽然步入仕途,但多处漂泊,在泉州、润州、简州等多个地区都任过职,所以沈括从小就跟着父亲周游各地,辛苦确实辛苦,可也增长了见识。
再加上沈括的祖父曾任大理寺丞,长辈都是进士,对沈括的幼年教育非常上心,为了让他能够继承家学渊源不败坏家风,藏书库几乎堆满,沈括得以积累学识,这才能结合实践。
另外,沈括入仕途也是凭借宋神宗时期的父荫入仕,然后凭借他所学的水利和农业技术,在海州任职一举成名,后续10年可谓是将天赋发挥的淋漓尽致,被皇家调入京城。
这让沈括有机会接触皇家藏书库,而在沈括的手中,这些藏书是真正变成了实物,比如沈括治水双门闸的研发比欧洲还早400年,被调入京城编校昭文馆藏书时还参与研发浑天仪。
可见天文地理,沈括是无所不会,在工业革命未兴起的时候,沈括就已经发现了石油,当时沈括抓住陕北民众的生活细节,对石油产生兴趣,并经过实验发现其具有可燃性。
虽然没有广泛应用,但沈括认为此物后续必有大勇,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详情,站在现在的角度回望,如果当时沈括更进一步,或许会对世界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遗憾的是,沈括全才的定位限制了他针对性的思考,很快就抛下石油这件事开始转头研究天文历法,像十二节气历其实就是沈括提出的,只是由于当时皇家不支持所以作罢了。
而沈括的锐意探索同样体现在仕途当中,王安石被宋神宗提拔起来后,沈括当即加入了改革派,在1071年任检正中书刑房公事,在此后几年间,沈括对当朝官吏贪污那是毫无容忍。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沈括出使辽国,引经据典让辽国使臣无话可说,被封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问题在于天才的孤傲放在官场显得格格不入,所以王安石被贬后他也失去了重用。
到1082年沈括退隐,对自己入仕的选择感到后悔,开始专心学问,在晚年算是和自己和解,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奇书《梦溪笔谈》横空出世,对其一生研究进行了记录整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