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份,我在北京和杜老师一起开新书签售,签售会结束,我们一起在北京的街头漫步,和她再次谈论起这本书。
她说:老大,按照你所想去写就好。
我问她:写作这么多年,你觉得写作于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一直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找不到答案,这本书就难以为继。
她说:和你在一起这些年,我们带着那么多小伙伴一起写作,不断地与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链接,看着他们慢慢地改变。很多同学不再焦虑,不再茫然,能够安心生活,我觉得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再回头来看我们,我和你,我们也是如此,在写作中成长。老大,我亲眼看着你变成了一个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自己。你如今的状态极好,用一个词来形容,应该就是“温润”。而我,也在写作中,找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方式,过去那些我以为一辈子都无法释怀的东西,突然也觉得不重要了。你看当下所有的一切如此美好。你抬头看天空的太阳,在冬日里,它发着微弱的光,试图带给人间一点温暖。而你我皆能感受到它的温暖,而忽略这凛冽的北风。你应该有答案了不是吗?
我想是的,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写作或者其他,其结果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从北京回来,我开始写初稿,一直到春节前夕,初稿才完成。只是那时候,我还有一些事情未能完全想明白,这本书就这样一直被搁置。
2025,三月初,我因身体原因,住进医院。在医院七天,我几乎是什么都没干,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写作于我,或者写作于生活,写作于我们那群想要写作的小伙伴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他们因何而写作,我又因何而写作。
以前,我以为写作是为了成为作家,或者写出畅销书。那么之后呢?成为作家,写出畅销书之后。之后的生活要怎么过,又要做什么呢?真有那一日,生活的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吗?一定就能幸福吗?那就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吗?
我不知道,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这本书永远无法写完。
从医院出来之后,为了恢复身体,我做了很多改变,不再把工作、写作当成人生的唯一,不再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这件事上了。
我想去看看这生活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什么。
就是因为这个改变,我终于找到了困扰我许久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早起去体育场跑步、打球,我不再认为这会耽误我读书写作的事情,我把手机扔在家里,带着儿子的电话手表。我看见了初升的太阳,街边早起摆摊的人群,我听见停在枝头上小鸟的歌声,我看见了枯树发出了新芽。
从外面回来,我的心变得无比安宁,头脑前所未有地清楚,已经很多年了,我一直昏昏沉沉,这种感觉突然消失了。
我坐在书房里开始写书,就在那一刻,我终于知道它怎么写了,我用一上午的时间来写书。在午饭的时候,下楼买菜,回家做菜,站在厨房,放水洗菜,简单地烹煮,为孩子做一顿美食。我不再抱怨做饭打断了我的写作思路,我在每一个当下做着我该做的事情。
就这样过了很多天,几乎每一天我都文思泉涌,我放下了工作上的所有事,用一整天的时间来写书。
不过一个月的事情,这本书被再次重写,完美呈现。好像这就是它出现的最好时机,我终于等到了,在整个写书过程中,甚至没有任何卡顿。这样的状态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它不是一本小说,是一本关于写作,关于生活,关于生命的书。
我很难去概括它的特点,可是它就是我想说的,想写的,想要记录下来的内容,我终于完成了它。
在我写完这本书不久,有个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成为著名作家,还是带领几万人实现作家的梦想?
我回了她一句,是好好生活,并且带着所有喜欢无戒的人一起好好生活。
这就是我的答案,写作最终极的目标或许不是成为作家,成为畅销书作家,而是能够解决生活一切难题,安然地、坦然地、自由地活着。
不然等到你真正实现写作梦想的那一天,你会陷入另一种虚无的状态之中,这种痛苦,无法形容,也足以折磨的你日夜难寝。我经历过,所以能知道那种无法好好生活,惶惶不可终日的感受。
若是能在写作中找到一种舒适的状态,并且用生活的智慧去书写作品,那应该才是写作的最高境界。当然若是你真能做到,你想要的一切都会拥有的。
钱、名、利,还有自由的人生。
这套理念起源于我去年研发的52堂重启人生写作。
我用了一年时间去践行它的理论,发现它真的可以改变人生,重启人生,让人获得安宁,更好地生活,也更好地写作。
今年,我对课程又做了大量的升级。
具体课程权益,点击查看这篇文章。
如果你认同无戒的写作理念,想要开启写作之路,可以扫码报名。
课程具体权益
如果你还有疑问,需要咨询
可以扫码加我,发你课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