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建国时期,就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大片土地,除了东边的沿海地区,北边的蒙古族地区和西边的新疆都已经成为了大清的附属国。

北边的喀尔喀蒙古一直归顺于大清王朝,没有进行半分反抗,还一直顽强抵抗俄罗斯帝国的入侵,还曾向清朝政府写信求救。



西边的准噶尔汗国虽一直是大清的附属国,但是他们的野心太大,多次扰乱清朝的边境,给清朝的统治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准噶尔汗国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导致清朝三代皇帝与其死磕,甚至还将其灭族?



1.准噶尔部族

准噶尔汗国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国家,一直处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在元朝的时候他们被称为瓦刺,经常与元朝的军队发生争执,搞得元朝疲惫不堪。

瓦刺属于蒙古族的一个部族,他们在其中的地位非常低下,只配给蒙古国戍守边疆,他们一直受到蒙古族政权的打压,直到元朝覆灭之后,他们才开始崛起。



后来,瓦刺部族的首领脱欢成为了北元的实际掌权者,他对那些贵族进行屠杀,多年被欺压的怨气全部爆发,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强大的民族。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内部动乱和元朝的打压之下,他们的部族逐渐的衰弱下来,内部分裂成四个部族,后世称为卫拉特四部。



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们就逃到了今西藏,青海等地,在后续朝代更迭的时候,先后投靠金国和清朝,在清朝长期的统治之下,两人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

他们每年都会对清朝进行上贡,清朝政府看到他们如此的诚心诚意,就没想着对其灭族,加之他们的属地与清政府距离较远,基本上没怎么进行管理。



这样和平美好的关系一直持续到噶尔丹这个人的出现,他打破了这个和谐的局面,他是个野心勃勃的男人,不愿看到自己受到清朝政府的管控。

他继位之后,野心逐渐显露,曾发动战争进行领土扩张,在西边的势力越来越大,还建立起准噶尔汗国,还曾骚扰过同为附属国的喀尔喀蒙古。



清政府本就对其没有进行多么严格的管理,他们的领土扩张之后导致清政府在管辖地域上有些棘手,但是,朝堂上面的官员并没有将其看做是个问题就一直没怎么在意。

直到他们联合沙俄入侵清政府,试图瓜分清政府的领土,才使得当时的皇帝对其发兵抵抗,噶尔丹的出现打破了他们长达十几年的和平。



2.攻打准噶尔

噶尔丹野心勃勃,他统一西蒙古诸部后,又发动战争攻击叶尔羌的黑山派和喀什噶尔的白山派,于1681年征服了土鲁番汗国的察合台汗。

这个时候,准噶尔部与清朝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刚开始依旧与清朝保持君臣的关系,但随着噶尔丹势力的扩张,矛盾逐渐显现。



1677年,清政府对噶尔丹派出的贡使资格和相关事宜作出规定,限制上贡入关人数,这引发了准噶尔部的不满。

之后,喀尔喀右翼发生内乱,噶尔丹趁机出兵喀尔喀蒙古,还公开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的要求,妄图将中国北部置于他的统治之下。



噶尔丹马上就率领两万人马征战喀尔喀蒙古,在征战的过程中非常顺利,直接达到了距离清政府很近的乌兰布通地区,康熙皇帝瞬间感到大事不妙。

他做出反应,派遣皇长兄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允提担任副将,率领大军从古北口出发。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和信郡王鄂扎担任副将,率领大军从喜峰口出发。



两路人马同时出击,肯快将其包围了起来,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噶尔丹大败,仓皇率撤往山上,虽遣使乞和,但还是乘机率残部夜渡西拉木伦河,狼狈逃窜。

然而,噶尔丹依旧贼心不死,休养之后又发起进攻,康熙皇帝亲自率领大军进行三次平叛,噶尔丹众叛亲离,军队只剩下五六百人,最终饮药自尽,噶尔丹的分裂叛乱被成功平定。



噶尔丹死后,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继位,对清朝政府俯首称臣,每年都会进行进贡,在他的领导下准噶尔部逐渐重新壮大。

经过几年的休整,策妄阿拉布野心才渐渐的露了出来,多次对清政府发动战争,而此时康熙皇帝已经驾崩,雍正继位,他采取的是缓和的政策。



只要是他们愿意重新与清政府交好,雍正便不会对其发动猛烈地进攻,奈何雍正皇帝低估了他们的野心,自己的放纵只会让其变本加厉。

之后,雍正迅速出兵将其镇压,策妄阿拉布儿子噶尔丹策零眼看自己的军队处于劣势,马上就与清朝进行议和。



清政府看到他们败局已定,以他们现在的实力不足以构成威胁,于是,就与其进行商谈,达成了和平发展的局面。

3. 将其灭族

乾隆在位期间,噶尔丹策零去世,按照他的遗嘱,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策安多尔济那木札勒,但是,他的几个兄弟很不满意,就开始了对王位的争夺。



王位争夺战持续了四五年,他们的那几个儿子要么死掉,要么被驱逐,后来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在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登上汗位,站在了权力的最高峰。

实际上,阿睦尔撒纳并非真心实意的想帮助达瓦齐,他只是想将其作为一个傀儡,最终的大权全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阿睦尔撒纳的一举一动都在达瓦齐的监视之下,很早就看出来他图谋不轨,于是,就派兵攻打他,阿睦尔撒纳瞬间察觉并与之抵抗。

奈何自己的兵力与之相差巨大,最后,阿睦尔撒纳兵败落荒而逃,带着手下的两万精兵投靠了清政府,他将准噶尔汗国的情况告诉了乾隆皇帝,还怂恿其攻打达瓦齐。



事实上,阿睦尔撒纳是个非常精明的人,知道借助别人势力完成自己的野心,他只是想借助乾隆皇帝的手除掉达瓦齐,自己好统一准噶尔汗国。

乾隆皇帝审时度势,自准噶尔汗国建立以来就一直发生动乱,何不趁着这次他们内部动乱将其拿下,好解决清王朝的边境之忧。



于是,他就出兵进行讨伐,他们的军队始终没有清朝军队的实力强悍,没过多久,达瓦齐的军队瞬间被击败,为了更好的管理准噶尔汗国,他就学着喀尔喀蒙古归顺时的做法。

将其分成了四个部分,任命阿睦尔撒纳为辉特汗,清军前脚刚走,阿睦尔撒纳瞬间反水,不听清政府的调遣,还与哈萨克结盟,乾隆皇帝非常的愤怒。



很快,乾隆再次部署军队,出兵讨伐阿睦尔撒纳,当时他们内部正在经历着动乱,政治不稳定,清军大举进攻,很快就将其攻破。

基于之前的行为,为了防止他们再次叛乱,乾隆皇帝下令将其族人全部诛杀,至此清朝的边境得到了长久的和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