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庄遗址位于虞城县沙集乡,属于睢浍流域。王庄遗址位于永城市苗桥镇,属于古睢水流域。两者同为殷商文化起源地的遗址。
马庄遗址于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组成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发掘。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丰富的马庄文化遗存,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考古新发现。2023年,首都师范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王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大汶口中后期高等级墓葬,2023年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马庄遗址的文化堆积有6米多,除了马庄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和西周、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等史前文化遗存及历史时期文化堆积外,马庄遗址已探明文化层下还有1米多的文化堆积。其中的马庄文化遗存近2万平方米,整个遗址面积至今没有完全勘测。王庄遗址是大汶口中后期文化,面积近63万平方米。
马庄遗址在宋之前一直为岗坡丘陵,是水草丰茂的高地。王庄遗址的整个文化层处于地下3米的平整土地之上。
马庄遗址叠加了史前文化遗存和历史时期文化堆积。其中,距今5000年至7000年间的马庄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文化,从历史学和考古学方面看来都是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宝贵材料。其中的部分材料一直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材料和商文化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需要格外指出的是,考古专家们把马庄文化所在的文化层包含的四小层分早晚两期进行细致研究。马庄文化的早期和仰韶文化早期的后岗一期文化、大河村文化、大汶口文化前身的北辛文化同期,它的晚期同大汶口文化早中期相当。距今6000年左右,有一批来自东南方向的人和马庄遗址土著一起生活。这反映了先是中原文化东渐,后又有海岱文化西进,在马庄遗址相遇相融,主要体现在史前居址、器物、生活灰坑、墓葬等遗物遗存上。当前,王庄遗址备受关注。它以大汶口中后期文化为主,距今5000年左右。马庄遗址有单身独葬和叠葬,墓主人偶有拔牙风俗,无葬具,随葬品精美但不多。王庄遗址的叠葬出现葬具,亦有拔牙习俗,随葬品很多,有玉器。
马庄遗址有仰韶至龙山时期中心性聚落特征,掌控周边同期的半塔遗址、营郭遗址、杜集东大寺遗址等聚落。王庄遗址现已发掘的是大汶口中后期高等级墓葬群,专家推测其中的一座大墓为某淮夷古国的君主大墓,且其周围有疑为都城气象的环壕。
商丘在中原文化与东方文化交汇处,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必经地。马庄遗址和王庄遗址记录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融合历程。
来源:商丘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