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2025年春季香港苏富比古代书画拍卖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文》最后以2.135亿元成交(不含佣金)。本件拍品为《御刻三希堂法帖》所录之原本,元代重要书家饶介 《草书韩愈柳宗元文》。
本卷草书韩愈《送孟东野序》和柳宗元《梓人传》各一,在其传世的书法作品中尺幅最长,一气呵成,笔法多变,流畅自如,既融入怀素之豪放狂逸,兼融「二王」,笔墨飒爽,可谓传世代表作。
饶介 草书韩愈柳宗元文
藏经纸本 手卷
29.8X599.1cm
饶介(?-1367) 字介之,号芥叟,自号华盖山樵、醉樵、醒樵、醒翁、醉翁、华盖山樵、华盖山著书者、华盖浮丘先生童子、紫玄洞樵。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元末明初著名文人、书法家。元末自翰林应奉出为浙江宪佥,累升淮南行省参政。张士诚据吴,慕名造请,仍官原职。吴亡,俘至金陵被诛。着有《右丞集》。
饶介主要活动于元至正期间,在书法方面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人物,师承康里巎巎,草书以「二王」为宗,兼取张旭和怀素,并开启了明代「吴门书派」的先河。
本卷为饶介草书韩愈《送孟东野序》和柳宗元《梓人传》各一篇,于其传世书法作品中以本幅尺幅及规模为最,全卷一气呵成, 行笔随性,笔法变化多样,流畅自如,融入了怀素豪放狂逸笔意,兼融「二王」,在笔法与书风的表现上与康里巎巎相一致。卷前引首是乾隆题写的 「神传醇洁」四字楷书,卷后有明人都穆的题跋。据《石渠宝笈续编》所载,原有姜绍书的题跋在都穆之后,惜今已散佚。
木盒题签:
(石川舜台)
(一)元饶介之韩柳文草书。明都元敬跋,《佩文斋书画谱》所载,《三希堂法帖》所收原本。
(二)元饶介之韩柳文草书卷,神品。
(三)元饶介之韩柳文草书卷《佩文斋书画谱-名人画跋》所收,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第二十四册所载原本。钤印:节堂秘馨
现场高清实拍图
释文: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敓,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昚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鸣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词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天将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晋魏,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鸣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梓人传。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为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用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士或谈殷周之理者,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劳勤而不得纪焉,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其不知体要者反此:以恪勤为功,以簿书为尊,衒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窃取六职百役之事,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焉,所谓不通是道者也。犹梓人而不知绳墨之曲直、规矩之方圆、寻引之短长,姑夺众工之斧斤刀锯以佐其艺,又不能备其工,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不亦谬乎?
或曰:「彼主为室者,傥或发其私智,牵制梓人之虑,夺其世守而道谋是用,虽不能成功,岂其罪耶?亦在任之而已。」余曰:不然。夫绳墨诚陈,规矩诚设,高者不可抑而下也,狭者不可张而广也。由我则固,不由我则圮。彼将乐去固而就圮也,则卷其术,默其智,悠尔而去,不屈吾道,是诚良梓人耳。其或嗜其货利,忍而不能舍也,丧其制量,屈而不能守也,栋桡屋坏,则曰「非我罪也」,可乎哉,可乎哉?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九月七日九成自昆山载酒来问字,且欲书诸作者所作。余饮其酒美輙醉,遂不能答其问为何问,亦不能书。明日九成持此纸复来意不能答,乃笑而书此。九成谓余酒未醒也。辛丑(1361)九月八日华盖洞酒史识。
著录
1.《石渠宝笈续编》(见《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六册,卷六十六,第3236-3240页,上海书店,1988年)
2.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汇总》第三十三卷,第594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
3.《佩文斋书画谱》卷七十九(见《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59),第64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4. 都穆撰《铁网珊瑚》卷三 ,第63-64页,影印抄本,(台北)中央图书馆,汉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1970年
5. 顾复撰《平生壮观》卷四(见《古代书画著作选刊-平生壮观》,第123-1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6. 安岐撰《墨缘汇观》(法书下)(见《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32),第259-26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7. 吴升撰《大观录》卷九(《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30)》,第174-175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8. 倪涛撰《六艺之一录》卷三百五十九(见《中国历代书画艺术论著丛编(52)》第463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9. 朱家溍主编《历代著录法书目》,第456页,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
10. 沈红梅着 《项元汴书画典籍收藏研究》,第145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
11. 李万康着 《编号与价格-项元汴旧藏书画二释》第65 页、第278页,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