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河西街道联合辖区市场监管所,聚焦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围绕“文件深学+业务精训”,组织所辖11个村(社区)共20余名协管员与网格员开展专题培训,推动协管员从“被动履职”向“主动防控”转变,筑牢食品安全基层防线。
培训会上,食安办工作人员逐条解读《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重点解析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备案要求。结合《利州区食安办关于配备食品安全协管员(网格员)的通知》及街道食安办配套文件,现场通报了食品安全协管员(网格员)考核细则与工作职责,并通过实操演示讲解培训平台使用方法,着重明确协管员“隐患排查、信息上报、协助执法、宣传引导”等核心职责,强化末端监管责任落实。
在业务实训环节,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结合最新法规要求,通过典型案例剖析,重点讲解食品原料采购储存、餐饮加工规范、储存销售等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要点。“散装食品标签信息要完整”“餐饮后厨避免生熟交叉污染”“民间厨师务必持证上岗”……执法人员以“清单式”提醒,帮助参会人员明确操作规范,并对农村集体聚餐存在的风险点、如何防控及管理制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以前总觉得文件晦涩,这次对照案例学条款,终于理清了监管要点,我们也更有操作性了。”同心村食安协管员刘丹表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据悉,河西街道现有C级食品安全主体27家,D级主体201家,配备C级包保干部13人、D级包保干部46人。近三年食品安全数据显示,街道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98.2%以上,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下一步,面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流动摊贩管理难度大、农村集体聚餐风险隐患突出等现状,街道将依托“街道-村社-网格”三级巡查制度,通过“每月主题巡查+季度联合督查”机制开展实景演练与跟踪督导,推动培训成果转化为常态化安全实践,切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向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