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让信息

南部奥体中心附近一精装修办公室转让,面积140多平单屋独栋玻璃房,视野开阔,停车方便,水电设施齐全,装修风格简单大气。欢迎有兴趣的朋友来现场考察,转让价格面议!(联系电话:19960865678

———— 以上内容为广告 ————

本文由寻美南部(原南部传媒)推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已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南部县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普惠、提质向优享发展,用每一分投入丈量幸福,让每一处细节流淌尊重,形成“城乡一体、普惠均衡、人人享有”的县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模式,不断书写更有温度的“银发”时代答卷。


南部县太极拳协会三十周年庆典现场(资料图)。冯春艳摄

医养结合老有所养有保障

“李婆婆,今天要做好几项检查哦。”3月27日清晨,薄雾还未散尽,南部县定水镇的李见良医生便背着医疗箱来到李婆婆家,一边笑着和老人闲聊,一边熟练地拿出各种仪器,有条不紊地做着检查。73岁的李婆婆因病卧床多年,期间,李见良一直按时为她检查身体。

这样的场景在南部已成常态。在伏虎镇,家庭医生的巡诊包里除了常规设备,还装着防褥疮气垫和认知训练卡片;在建兴镇,中医团队将艾灸、推拿送进农家院落,让传统医学守护老人安康;在大王镇羊角山村,心理咨询师带着老人们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其社会融入感……

“因疾病导致行动不便的老人,出行就医是个难题。”南部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失能老人就医需求,全县持续开展“健康敲门行动”,家庭医生团队以户为单位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实时更新,详细记录失能老人健康信息,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

近年来,南部县开通健康咨询热线45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366个,居民签约65.47万人,一般人群签约率81.03%,重点人群签约率93.71%,乡村振兴对象签约率100%,其中,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2400余名老人开展近万次上门服务。出台《南部县银龄健康工程2024年工作方案》《老年人门诊就医便民服务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从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标准到心理健康干预流程,通过多项具体措施构建起全周期健康管理网络,进一步筑牢“老有所医”根基。

多维度的医疗健康服务为老年人筑牢身心防护网,而社区助老餐厅则以贴心服务破解独居老人“吃饭难”问题。

每天临近中午,浩口河社区助老餐厅总会飘出阵阵饭香。助老餐厅为社区居民提供午餐和晚餐,根据不同年龄段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行动不便者还能预约送餐。

“助老餐厅为我提供了极大便利,不仅饭菜好吃,价格还实惠。”独居的杜大爷成了常客。这家南部县首家助老餐厅,日均接待200余人次,成为老人们的社交新据点。

该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还将在南隆街道、建兴镇、伏虎镇等地规划建设助老餐厅,以系统化思维破解老龄化难题,形成养老服务“15分钟生活圈”。

温情服务老有所依更舒心

早晨7时,嘉陵江畔薄雾微凉,南部县滨江公园明月广场已迎来首批晨练者。73岁的刘大爷双手握住太极推盘的木质手柄,随着器械的旋转缓缓舒展肩颈。“这个器械是专门给老年人使用的,高度合适,扶手还裹了防滑胶。”

在设计蓝图阶段便注入适老化基因的明月广场,目前已成为南部县“银发健身地图”上的明星坐标。

“在最初画图纸的时候,便专门请县老年体育协会的老人们来提意见。”负责运动场所设计的工作人员介绍,十余类健身器材根据老年人体能特征重新设计,多处台阶改造成平缓坡道,50米间隔分布的靠背长椅让锻炼间隙有了歇脚处。

“适老化不是后期补丁,而是城市建设的起笔之章。”南部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将适老化理念融入规划、建设、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从整体设计到实施细节,优先考虑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与安全保障,真正实现从“被动修补”到“主动设计”的转变。

“小改造”承载“大民生”,“硬设施”夯实“软服务”。在南部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小陈刚帮王大爷刷完医保卡,又转身指导另一位老人使用自助取号机。

“这些设备我们这些老年人不会用,但医院的志愿者特别热情,整个就诊过程都有人帮助,节省了很多时间。”市民王大爷说。

“设备智能化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南部县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百余家医疗机构已完成防滑走廊等改造,其中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各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为老志愿服务等,让老年患者平均就诊时间缩短40%。

“当适老化改造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我们正在用设计思维重构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底层逻辑——让每位老人都能有尊严地享受科技红利,体面地参与社会生活。”该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娱相宜老有所乐享晚年

清晨的禹迹岛,一群身着太极服的老人迎着朝阳舒展身姿;午后的柳林广场,秧歌队的红绸带随着鼓点翻飞;傍晚的社区活动中心,门球撞击声与欢笑声交织成曲……在南部县,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已成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近年来,南部县通过赛事引领、活动赋能、榜样带动,让全县老年人在艺术与体育的舞台上焕发活力,书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温暖篇章。

晨光熹微,南部县柳林广场上,健身秧歌队的老人们身着鲜艳的秧歌服,手持彩绸扇,随着欢快的锣鼓声扭腰摆臂,脚步轻盈又富有节奏。在2024年南充市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上,南部县健身秧歌队获得第一名。“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拿冠军!”南部县健身秧歌队队长贾建华笑着说。这支平均年龄65岁的队伍以整齐划一的动作、灵动飘逸的舞姿摘得全市桂冠,成为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走出竞技场,南部县的老年文体活动更是百花齐放。

“让更多老年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来,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充实愉快的老年生活。”南部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协会愈发壮大,近年来吸纳了柳之韵歌舞团、桂花香歌舞团、广场拉丁舞队、南韵之青春舞蹈队为团体会员,还成立桌上冰壶球项目分会。从县城到乡村,193支老年健身队全年开展活动超千场,真正实现文体生活进广场、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进机构、进乡村。

如今,行走在南部城乡,社区活动室里书画飘香,乡村广场上舞步飞扬,运动场馆内喝彩不断。从健身秧歌的律动到门球撞击的脆响,从太极拳的绵延劲道到合唱团的悠扬歌声,老年人正用多元化的文体选择描绘幸福晚年。

“当银发群体在运动中绽放笑容,在艺术中收获自信,这就是对‘积极老龄化’最生动的注解。”南部县民政局局长马金滔说,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在书写属于他们的“第二人生”华章。

来源:南充日报

点击正文卡片关注我们

南部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在这里


广告爆料

联系电话

(微信同号)

感谢您抽出· 来阅读此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