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威 通讯员/龙紫璇) 近日,六〇一社区给荷塘区住建局送来一面锦旗,同时讲述了一桩暖心的故事。
六〇一生活区是大型厂矿社区,也是荷塘区危房较为集中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苏联专家参与援建,一栋栋苏式风格的小红楼拔地而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这些苏式红楼普遍存在着屋面木屋架结构腐朽破损、墙体开裂、楼板破损露筋等现象,其中12栋房屋被鉴定为C、D级危房,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改头换面后的“红房子”。受访单位供图
去年底,苏式红楼迎来“变身”。荷塘区委、区政府迅速成立六〇一生活区城镇危旧房改造工作专班,统筹住建、社区街道、水电气通信等部门协同推进。专班迅速确定“引导劝离+修缮排险”的整治方案,“一栋一策”实施改造,确保修缮后符合安居标准。据悉,本次集中修缮的10栋危旧房主要位于六〇一、永红两个社区,涉及237户居民。
“这些‘红房子’蕴含着株洲市的工业记忆,改成什么样,大家都很关心。”荷塘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改造中,他们前期广泛征集居民的建议和意见,引导大家共同参与家园建设,在保留原建筑风格的同时,也保障改造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经过历时40天改造,困扰苏式红楼的沉疴宿疾得以根治。再次走进六〇一生活区,曾经的危房已焕然一新,整齐的屋顶、规整的电线、舒适美观的楼梯,随着居民陆续搬回,“红房子”已经恢复往日生机。
编辑:李毅哲
二审:李卉
三审: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