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楼坠落梯子,网络舆论炸开了锅。

一位40岁的研究生,曾是华为的技术中坚力量,如今却站在梯子上刷墙,每天赚取1300元,比敲代码还要多。



朱星的经历一传上网,立刻引发了热议。

有人赞叹:“这才是2025年的生存指南!”

也有人酸溜溜地说:“高材生刷墙?学历成了摆设!”



还有人拿他来调侃自己的丈夫:“我老公硕士毕业在家闲了半年,说跑快递丢面子,人家朱星刷墙都刷出了肌肉线条!”

评论区热闹非凡,有人支持他:“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能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也有人质疑:“高学历的人抢低门槛的工作,普通人怎么活?”

朱星用汗水赢得了2万多点赞,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个人的中年逆袭,更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无数人在生活压力下的挣扎与坚持。

你说,他是高材生的滑坡,还是普通人的榜样?



朱星,湖北大学2009届硕士毕业生,年轻时满心都是理想。

他梦想成为体育老师,大学毕业直接报考研究生,认为多积累几年学识,总有一天能够站上讲台。

然而现实并不如想象般美好,硕士毕业后,大学要求博士学位,中学编制考试没通过,他满怀抱负却两手空空。



后来,他尝试过推销信用卡,每天奔波街头被晒得皮肤脱皮。

做过健身教练,却因为不善言辞拉不到客户。

考公务员连续失败多次。



几经辗转,他进入了华为,做了6年的网络工程师,终于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

可是到了40岁那年,变故来了。

经济形势不佳,公司裁员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



朱星感到害怕,并不是怕累,而是怕没有出路。

他上有老母亲,下有两个孩子,房贷车贷如同绳索勒着脖子,哪敢松懈?

公司没有直接解雇他,但给了一个难题:调往荆州,虽然薪资不变,但家庭将因此分离。



他权衡再三,觉得妻子独自带孩子实在难以支撑,于是毅然辞职。

就这样,40岁的高材生一头扎进了失业的大潮。



墙角谋生,刷出新天地

辞职后的朱星,就像一只撞到墙上的鸟,四处寻找落脚点。

简历投出去杳无音信,电话打过去对方一听年龄就挂断。

他别无选择,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扛包扛到肩膀肿胀,扫地扫到腰直不起来,装家具爬上爬下累得气喘吁吁。



这些工作人人都能做,竞争者多得像赶集一样,没有活干的时候只能在家发呆。

可生活不会等人,账单也不会等人,他急得满头大汗,渴望找到一条可以喘口气的路。



转机来得很突然。

他的妻子李惠玲经营装修建材生意,他耳濡目染学会了一些基础知识。

有一次帮忙给师傅刷墙,做杂务时,他拿起刷子试了试。



那一刻,他愣住了:墙面一点点变得平整,心中的烦乱也随之消散,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他对师傅说:“我想学习这门手艺。”

师傅看他老实,点头收下了他。

四个月的时间里,他拼命练习,每天回家灰头土脸,全身沾满油漆点,但他乐在其中。



从一开始刷得歪歪扭扭,到后来刷得光滑如镜,他硬是把自己练成了“墙王”。

2025年初,他开始独立接单,第一单就赚得盆满钵满:260平米豪宅墙面,5天完工,进账接近7000元,平均每天1300多元,比当年坐办公室还赚钱。

朱星惊讶不已:这条路真的可行吗?



热烈讨论:高材生刷墙是退步还是进步?

朱星并没有止步于工地。

李惠玲看到他心中郁结,把他刷墙的视频剪辑后发布到网上,配上从失业到翻身的经历,当天播放量突破百万,获得2万多网友点赞。



评论区热闹非凡,有人称赞:“这个男人真厉害,能屈能伸比窝在家里强太多了!”

也有人冷嘲热讽:“研究生刷墙,教育白费了!”



还有人担忧:“高材生进入体力劳动市场,普通人还能怎么活?”

这场争论愈演愈烈。

朱星起初觉得这份工作有些丢人,但网友一句“能赚钱就是硬道理”让他豁然开朗。

他反问:“白领就一定比蓝领高贵吗?养家糊口才是真本事。”



在我看来,朱星并不是在抢占别人的饭碗,而是被现实逼上了绝路。

高材生刷墙,并非学历无用,而是生存艰难。

普通人呢?有人失业后就瘫倒了,有人则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你有没有勇气像他一样,从墙角刷出一条新的道路?

网友说得对:“不敢放下面子的人,才是真正丢人。”



普通人如何应对裁员?不要躺平

朱星从高材生到刷墙工的转变,给普通人敲响了警钟。

裁员这种事情,谁也无法避免。

有人硕士毕业在家啃老半年,有人40岁刷墙刷出新人生。



普通人该怎么办?不要幻想天上掉馅饼,工作不分贵贱,能做的就去做。

朱星没有选择躺平,也没有抱怨,而是抄起刷子开始干活。

网友戏谑道:“刮腻子都能变成财富密码,还有什么好怕的?”



事实是,2025年的职场不会养闲人,无论是体力活还是送外卖,总比在家等死强。

你说送快递丢脸,但朱星刷墙刷出了肌肉线条,难道不比窝在家里帅气吗?

普通人对抗裁员,就要学习这种坚韧的精神:路没了,自己开辟一条出来。



家是依靠,未来充满希望

朱星能够成功翻盘,离不开李惠玲的支持。

她不仅是他的精神支柱,还帮他接单,夫妻齐心协力,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他的订单多得忙不过来,两个月刷了三套大户型,赚了两万多元。

最近还接了一个酒店艺术墙的大项目,收入更多。

他刷墙一丝不苟,哪怕能更快完成任务,也宁愿放慢速度细致打磨,客户夸赞他,老板信任他,自然订单源源不断。



赚来的钱偿还了房贷,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家庭负担减轻了。

他还计划学习一些新技能,比如木工或者设计,想把这条路走得更宽广。

网上粉丝催促他开直播,他笑着回应:“先把技艺练到极致再说。”



风波未息:学历和饭碗谁更重要?

朱星走红后,争议也随之而来。

有人说他浪费了学历,也有人说他抢走了普通人的饭碗。



这件事争论不断。

支持者表示:“高材生接地气,活得真实!”

反对者则喊道:“读那么多书干嘛?去抢低端工作不公平!”



我认为,朱星并没有抢谁的饭碗,他是被生活逼迫才选择了这条路。

学历是敲门砖,但如果敲不开门,吃饭才是最重要的。

普通人不要埋怨高材生加入竞争行列,市场就是这样,谁做得好谁就能分到一杯羹。



你觉得呢?高材生刷墙,是教育的失败,还是生存的胜利?

40岁的朱星,从白领跌落到“墙王”,没有被中年危机击垮,反而刷出了新的风采。

真正的体面,并不是穿着西装坐在办公室,而是在家里需要花钱的时候能够拿得出来。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生活没有固定剧本,无论是高材生还是普通人,只要找到适合的位置,都能够发光发热。

裁员来临,路断了,不要害怕,拿起工具干就行。

你呢?如果明天轮到你,你敢不敢刷出一片天空?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2025-03-07

中华网新闻2025-3-1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