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文静

“有这么多部门在,有这么多人可以找,不让我到处跑,蛮方便,太好了!”近日,前来湖南永州祁阳市综治中心寻求帮助的蔡大姐感慨道。

近年来,祁阳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强基础、促规范、提效能”为目标,敢为人先,先行探路,建强用好县级综治中心,初步实现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精心谋划 畅通治理“主动脉”

祁阳市高度重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市委主要领导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将此项工作作为2025年全市政法工作第一件大事来抓,在当前财政开支、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全力保障建设项目落实落地。项目建设坚持“早谋划、快行动”,以打造永州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为目标,按照响应速度最快、服务质量最优、整合资源最佳、服务功能最全的要求推进项目建设,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高标准完成了实体建设,并于今年3月初完成了部门入驻和启动运行。

注重融合 打造解纷“终点站”

祁阳市突出资源整合、便民实用的原则,将综治中心与司法局、信访局整体融合。

多中心合一,依托原有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信访接待中心融合共建。规划建设“三区五中心八室十六席”,即引导受理、多元化解、指挥调度三个功能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五中心合一,综治中心办公室和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共享调解室、部门轮驻室、政法“五老”调解室、信访调解室、指挥调度室、综合调解室、简易审判庭等8个功能室和登记受理等16个窗口,力争让群众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多部门进驻,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的进驻方式,纪委监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综治中心、法学会等14个部门派员常驻,卫健局、市监局、交警大队、总工会、妇联等部门轮驻,推动人大、政协、教育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随驻。

多力量融合,从各入驻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入驻综治中心,组建法律法学专家库和政法“五老”人才库,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整合和调度,实现调解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合推进“全省综治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矛盾纠纷、重点群体等综治数据,实时共享交换,实现“智治”融合的倍增效应。

科学运行 筑牢平安“桥头堡”

祁阳市聚焦规范化运行,推进运行实战实效。

创新工作机制,推行“123456”工作模式,即:践行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核心理念,履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项职能,落实党委统一领导、政法委统筹协调、职能部门依法履职三级保障,坚持实体运行、实战导向、实用为主、实效为先四个原则,实行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建五项机制,执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分流处理、限期办结、督导问责六个步骤运转。充分发挥运行规则“一览无遗”、监控摸排“一网打尽”、矛盾纠纷“一统调处”、重点人员“一键管控”、应急处突“一呼百应”“五个一”作用,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和“五联调”机制。

优化工作流程,在群众接待大厅公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流程图,对群众来访、镇街和部门上报、上级交办、大数据排查等多渠道收集的矛盾纠纷,由综治中心综合受理,针对适合调解的事项,通过分流交办的方式委派给相关部门或者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等调解力量进行化解。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矛盾纠纷,由登记受理窗口安排调解员进行现场调处;对较大较复杂的矛盾纠纷,相关进驻部门及调解专家进行联合调解;针对不适合调解的事项,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其他合法途径解决。

突出工作实效,祁阳市级综治中心于3月7日正式开始运行,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召开联席会议2次,全市各级综治中心3月以来登记受理矛盾纠纷事项163件,成功调解147件,化解率90.18%。3月19日,祁阳市下马渡镇村民阳某联合家属来到综治中心反映其父亲与邻居就占用田地问题发生意外,希望政府协调处理,情绪极其激动,并扬言赴省进京上访。综治中心立即安排法院、检察院、公安窗口工作人员安抚情绪并开展联合调解,经过多方努力,最终双方达成共识,一起可能引发信访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自综治中心运行以来,群众有矛盾纠纷就来中心寻求调解的情况多了起来,“有矛盾就找综治中心”的理念初步形成,社会知晓率和群众认可度不断提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