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细化服务居民,打造更具温度的社区生活圈,通化市各社区将圆梦“微心愿”,纳入日常工作当中,借助网格化管理,主动收集,创新工作模式等方式,汇总 “微心愿” 清单,为居民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汇聚温暖和力量。
爱心助学织就青春梦想
在二道江区桃园街道电源社区,助学行动一直浸润着贫困学子的成长之路。社区建立了由社会爱心人士自愿加入的“爱心资助实践活动群”,群内近300名志愿者定期开展爱心接龙,为贫困学生捐助。三年来累计筹集善款3万余元,以“定期资助+学业奖励”的形式资助8名贫困学生,目前已有3人成功圆梦大学。
为了将爱心延续,电源社区还组建了“护苗联盟”,去年累计入户走访30余次,为贫困学生送去生活物资。为了丰富辖内青少年的课后生活,电源社区建立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化身“梦想工坊”,书法课、滑雪课、剪纸课,各种丰富有趣的活动让青少年绽放青春光彩,累计组织青少年达近千人次。
认领社区“微心愿”党员服务到基层
东昌区滨江街江南社区辖区内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部到社区报到,1200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认领服务岗位1200个。“微心愿”对接活动中,社区了解到辖区老年人有需要棋牌桌椅的“微心愿”,社区党委立即组织在职党员开展捐款活动,共为3个小区购买了8套棋牌桌椅。在“对接独居老人”活动中,社区145名老人对接了190名在职党员,为老人提供买药、买菜等志愿服务。社区党委还建立健全在职党员报到开展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重点推动在“八小时”之外就近就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社区治理服务赋能增效。至今,通过对接“微心愿”,共开展志愿服务36次,认领微心愿447个。
以成效打造服务型社区
东昌区老站街洞泉社区努力打造服务型社区,构建起“发现、反馈、解决” 的服务闭环,不断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在日常走访过程中,社区发现电动车飞线充电存在安全隐患,社区筹措资金在辖区内安装了两处充电桩、32个充电接口,有效解决了电动车充电问题。针对辖区内弃管小区居民楼盖严重漏水和公用楼道墙体坍塌,部分区域缺乏公共厕所等民生问题,社区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爱心企业进行解决,最终破损的居民楼焕然一新,干净整洁的移动公厕配置到位,提升了居民获得感及幸福感。
办好“微实事”答好“幸福卷”
辉南县东凤街道兴工社区推行落实“微心愿”活动中,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微难题”400余个。同时聚焦“一老一小”,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强服务阵地、搭建学习平台,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幼有所教提供便利服务。截至目前,开展各类课程557次,服务870人次。社区还积极打造“新兴驿站”,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休息床铺、学习桌椅、学习书籍、饮水机、手机充电头、医药箱等居民所需的常用物品,还特别为快递小哥设置“快递小哥”帮办窗口,为辖区特殊居民、独居老人等发放“快递小哥帮办”爱心联系卡,免费跑腿,点亮特殊居民的“微心愿”。
通化市各社区从细微处着手,为居民排忧解难,“微心愿”不仅满足了居民的实际需求,更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暖。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微心愿”将持续绽放光彩,照亮社区生活的更多角落。
记者:张译皓文
主审 | 王远洋 审核 | 李蕴涵 编辑 | 史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