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志愿服务累计达9000多个小时,累计捐款3万余元,2025年3月,贵州监狱退休民警谢晓林获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授予“贵州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铜仁监狱退休民警谢晓林,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监事会主席。曾先后荣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好人”“铜仁好人”“第六届铜仁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5年退休卸下警服的谢晓林,毅然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助困、助残、助老、助学等公益志愿服务事业中继续发光发热,持续用赤诚书写“五彩人生”。



一身藏青蓝,铸就忠诚之魂

谢晓林退休前是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在岗期间,他始终对党忠诚,认真履职尽责,积极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铮铮誓言,长期坚守在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的第一线。

他曾经管理的罪犯李某,因罪重刑长,产生了严重的思想波动,一度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成了威胁监狱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对此,谢晓林多次找李犯开展个别教育谈话和心理危机干预,苦口婆心地帮助该犯重拾改造信心,还乘坐大巴车并步行2公里山路前往李犯家中了解情况,为李犯带来家人的叮嘱和期盼。



通过长期的攻心教育转化,李犯内心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自身犯下罪行的错误和后果,把谢晓林视为自己迷途知返的引路人,再次坚定了积极改造的决心,并如期刑满出狱。刑释后,李犯干起了养殖业,短短几年就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一襦志愿红,肩负社会之责

2015年1月谢晓林退休后,一下子从繁忙工作状态中静下来,让他一开始很不适应,心里总想着还能不能发挥点余热,为社会、为群众再干点有意义的事。

“爱的奉献不论多少,志愿服务不分年龄,能对别人有所帮助,我就是幸福的”。通过朋友介绍,谢晓林加入了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2018年8月,在去印江县扬柳镇小学开展捐助活动中,他了解到一名贫困学生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老师的带领下他来到了这名贫困学生家中,发现家里只有祖孙二人,家徒四壁,其父亲外出打工6年无音讯,母亲改嫁,谢晓林当场承诺每月资助该名学生200元并动员大家为其捐款。目前这名学生已在一所高中就读,学习成绩优异。

一袭天使白,闪亮逆行之光

2020年,谢晓林与其他志愿者冲锋在志愿一线。不论严寒酷暑,坚持每天早上7点钟出门,参与入户走访排查、发放宣传资料、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

铜仁的冬天寒风凛冽,他白色的身影穿梭在火车站服务点的周围,忙碌在小区物资保障的现场。每次志愿活动结束,谢晓林的汗珠顺着丝丝白发滴下来冒着阵阵热气,他总要休整半小时后,才能骑着自行车回家。



2022年5月,上接团市委和协会通知后,谢晓林再次带领协会成员会同蓝天救援队奔赴上海,先后在闵行区、浦东新区开展小区志愿工作,历时20余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地居民伸出大拇指夸赞道“贵州老乡侬是模子!”

一裳环保绿,共筑美丽之家

锦江是铜仁市的母亲河,是长江上游一条重要支流。为了让十里锦江更清更美,谢晓林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和带领志愿者巡视锦江,开展清滩工作,看着碧波粼粼的锦江河,志愿者们感到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他经常同市、区环保部门一道,向市民宣传保护绿水青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带动市民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文明铜仁、生态铜城、宜居铜城做出了贡献,受到了铜仁电视台的专访,获得了“2021年铜仁年度人物”的荣誉。



“谢伯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志愿者这个行列,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受到谢晓林影响,连续三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罗标感慨地说道。

一脚泥土黄,丈量大爱之路

“一定要趁着自己还走得动,用沾满黄泥的鞋子多为还有困难的群众送去温暖”。作为志愿者协会监事会主席,谢晓林组织和带领志愿者开展“助困、助残、助老、助学”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足迹印在了铜仁市各区(县)的社区、村寨,行程近10万公里,为困难群众送去粮油、衣被等日用品5万余套,直接受益群众8万余人次,动员单位和个人捐款近10万元。每当看到村民们接过物资后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时,谢晓林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然穿了红马甲,就要承担义务,积极为社会作贡献。”谢晓林话不多,一谈起志愿活动就变得十分兴奋。聊起参加志愿服务9年多来,他表示自己在思想上、认识上又有了新的体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监狱退休民警,要始终不忘从警初心,牢记入党誓词,退休不是为人民服务的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就像雷锋同志说的那样,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