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作为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并且正在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我国胃病患者已超1.2亿。2025年4月9日是第20个国际护胃日,对于养胃,一直有很多说法,但其实,喝粥、吃面等方式可能不仅不养胃,反而会伤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养胃误区?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护胃?今天,记者采访到了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肖地娟。
误区一:喝粥、吃面有利于养胃
粥质地较软,好吸收能帮助减轻消化负担,适合胃酸过多或胃溃疡患者。但长时间只喝粥,却会使得胃的食物消化功能逐渐减退,不利于胃部健康。
面本身比较容易吸收,面汤可以中和胃酸,缓解胃部不适。但川渝地区吃面会加入辣椒油、臊子等,这些调料比较辛辣,会对胃造成刺激,加重胃负担。另外,油炸方便面这类面食也不利于养胃。
误区二:吃辣椒非常伤胃
辣椒对胃的伤害不能一概而论,是否伤胃与用量和辣椒的品类相关。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刺激胃液分泌,促进胃肠道蠕动,少量的辣椒,或者食用不太辣的彩椒可以提升食欲,帮助消化。辣子鸡、小米椒这类过度辛辣的食物才会对胃产生不良影响,刺激胃黏膜,导致胃充血、水肿,进而诱发炎症、溃疡。
误区三:多喝红茶可以养胃
红茶比较温和,喝进体内会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但不论什么种类的茶,如果喝得太浓或者空腹饮用都会对胃造成影响,导致胃部不适,加重胃负担。
误区四:多吃花生可以养胃
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在胃内形成保护膜,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但也正因为花生油脂、蛋白质含量较多,过多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同时,零食花生大都为油炸或盐焗,油脂、盐含量比生花生更多,大量食用不但会削弱对胃的保护,还会进一步增加消化功能较差患者的胃负担。
误区五:喝牛奶能保护胃黏膜,而苏打饼干可中和胃酸利于养胃
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与胃酸结合,降低胃酸浓度,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但牛奶中所含的钙却会刺激胃酸分泌,如果空腹喝牛奶,或者一次喝太多牛奶可能会引起腹胀、腹泻,并不利于养胃。
苏打饼干养胃的说法源自饼干中碱性碳酸氢钠可以中和胃酸,但实际上,饼干中的碳酸氢钠含量很少,要“完全”中和不现实。同时,对于胃酸分泌不足的患者而言,过多食用苏打饼干会进一步减少胃酸,加重消化不良症状。
误区六:胃不好最好规律一日三餐
对于胃病患者而言,少吃多餐会比一日三餐更好。少量多次进食,让每次进食时胃不用过度扩张、蠕动,减轻胃负担,帮助缓解胃痛、胃胀症状。另外,规律地少吃多餐还可以避免胃酸大量堆积,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胡瑰玮 图为网络截图 责任编辑 何齐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