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9

四层高的标准厂房,每一层楼都是“一楼”,让进出车辆能上下自如,“如履平地”。4月9日,大渡口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标准厂房(一期)开工仪式在该区建桥工业园举行。该项目建成后,这种“多首层”设计的创新产业园将亮相大渡口。


今年12月底投用 将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

据介绍,该项目占地面积184亩,规划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预计今年12月底竣工投用。项目建成后,将引进大型工业企业20家以上,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税收1亿元以上。

大渡口区委副书记、区长黄红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大渡口区紧扣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目标,聚焦培育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新材料、生态环保、汽摩配套、重庆小面六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58%,远超全市平均23.4%;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41%,居全市区县首位。大渡口区委提出了“工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正全力抓招商、抓项目、抓要素、抓服务。

而智能制造产业园标准厂房是推动工业经济扩能提级的重要载体。该项目旨在满足各类企业多样化生产需求,通过集约模式和创新采用垂直产业链布局,有效破解了传统制造业发展的痛点,为大渡口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工业上楼”打造中国西部科技产业门户

“每层楼都是‘一楼’,是这个项目的一大亮点。”大渡口区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宁介绍,该项目以建设国家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为发展定位,围绕创新业态和立体工业物流为特色,采用创新“多首层”设计理念(车辆通达各层),从下到上可立体化布局机械锻造、产品研发等工业企业。其厂房内部设计有环形车道和货梯,实现货车无障碍通达每层,极大提高了物流运转效率和楼层使用率。

该项目的厂房单体均为4层,建筑总高度31.2米,框架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工业上楼”,打造中国西部科技产业门户,建成后将成为重庆市智能制造领域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

大渡口区经信委副主任龙云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标准厂房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通过集约模式有效破解了痛点,创新采用垂直产业链布局,为新落户企业及存量企业扩产解决厂房需求,大幅度缩短了企业投产周期。未来三年,计划在全区新建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为实现全区制造业高速发展打好基础。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先云在致辞中说,将把该项目建设成为智能制造产业的标杆典范和推动大渡口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新引擎,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首期10个项目签约入驻

在开工仪式现场还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首期有10个项目签约入驻,涵盖智能制造、生物科技、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新能源汽摩后市场研发智造项目、全域感知低碳光网智慧路灯研发制造项目、无人机反制系统重庆总部基地项目、量子点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研发生产项目、基层医疗诊断设备试剂研发生产项目、单细胞测序研发生产项目、非标准件的超声检测设备生产和技术服务项目、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扩能项目、重庆利德工业制造有限公司扩能项目、重庆凯尔夫智能测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扩能项目等。

参与现场签约的重庆利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林表示,公司主要以新能源汽摩智能制造后市场供应链及低空经济无人机生产为主,拥有多项专利及核心技术,预计在3年内总投资10个亿。此次选择把公司总部放在大渡口区,主要是基于大渡口的地域优势、便利的交通物流条件,以及产业园完善的基础配套。同时,公司也感受到了大渡口区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放心、安心、省心,没有后顾之忧。

大渡口区委书记张果,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黄红,区委副书记钟渝,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程先云等参加了开工仪式。智能制造产业园标准厂房项目是大渡口区打造智能制造协同融合产业园区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产业协同效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游新闻记者 易守华 甘侠义 实习生 徐雯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