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河市近期因城管部门要求商户禁用红、黑、蓝三色招牌引发广泛争议。这一政策在缺乏正式文件支持的情况下,以口头通知形式强制推行,暴露的是行政权力滥用、法治缺失及城市规划形式主义等问题。
一、程序违规与权力任性
城管部门以“城市规划要求”为由禁用三色,但未出示任何正式文件或法律依据,仅通过口头通知要求商户更换招牌。律师指出,《三河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属于指导性文件,不具备强制力,且其规定与城管部门的额外禁令(如禁用黑色)存在矛盾,涉嫌违法干预商户经营自主权。
政策在文件未出台前“先行一步”,违反了“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行政原则。商户需自行承担更换成本(如蜜雪冰城门店更换招牌费用),且无补偿措施,进一步凸显行政行为的随意性。
说白了,就是屁股决定了脑袋。
二、商户经营自主权遭践踏
商户招牌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统一颜色限制削弱了商家差异化竞争力。例如,蜜雪冰城标志性红色招牌被迫改为绿色,可能影响消费者辨识度。有商户表示,红色招牌原本能吸引顾客,更换后生意明显下滑。
政策虽未明文规定,但执行中存在“区别对待”:靠大路口的门店被强制改色,其他区域则未受限制。此外,《导则》提到“国际国内连锁品牌”可豁免部分规定,这一模糊表述可能破坏市场公平竞争。
这不就是说:我想让谁改让谁改吗?这中间有没有隐性歧视与公平问题?
三、这不是在管理城市,是在滥用职权
政策以“色浅、淡雅”为名,实则追求整齐划一,忽视城市多元美学需求。类似“黑底白字”的“丧葬风”招牌曾在全国多地引发争议,暴露了部分城市管理者对现代审美的误读。
政府决策未充分征求商户和市民意见,导致政策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市民普遍认为,招牌的多样性是城市烟火气的体现,强制统一反而削弱了城市活力。
——我的事情凭什么要让你来决定?
四、媒体与公众质疑
也许,相关方面说媒体是挑事精,故意炒作此事,那么,普通群众的汹汹意见又说明了什么?
事件被多家媒体报道后,舆论批评此举是“权力迷之自信”的表现,将城市规划简化为颜色管控,忽视了城市生态的复杂性。
法律界人士指出,商户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有权自主设计招牌。城管部门若无法提供法律依据,商户可通过诉讼维权。南方周末等媒体呼吁,城市规划应尊重市场规律,避免“一刀切”治理。
说好的依法行政与透明决策呢?
政府有没有完善政策制定程序?确保出台文件符合法律规范?并通过公开渠道征求意见,避免“暗箱操作”?
三河市的招牌颜色禁令看似是城市管理的小问题,实则反映了行政权力边界模糊、法治意识淡薄等深层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