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飞檐走壁,拳打四方;双枪冠名,行侠仗义。
此等英雄人物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上看到,但现实中真有如此人才吗?
不但有,而且她还是一位女性红军战士!
她并非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也不是影视剧中身体纤细的蛇蝎美女,而是一个真真正正在历史上存在过的、有血有肉的女战士——何子友。
她从武当学成归来后,便加入了红军。
还曾和少林出身的许世友将军切磋武艺,一番行云流水的拳脚伸展过后,许世友对她的武艺十分敬佩,甘拜下风。
在切磋场上,许世友将军接下几招,后退两步,不等何子友再次欺身上来,便拱手作揖,笑道:“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何同志,好身手!”
何子友也就此收手,抱拳道:“无论男女,为国尽力就是英雄。”
这位女战士的传奇人生究竟是怎样的呢?丈夫离世后,她守节75年,这是真的吗?
师出武当
何子友出生于1913年,她的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本来就是农村家庭,孩子多了,口粮少了,自然吃不饱。
经常能看到在村口站着一个小孩,瘦瘦弱弱的,脸上透着青黄色,那就是何子友。
营养严重缺乏的她经常生病,父母看了痛在心头,却也无可奈何。
“爹、娘,你们把我送到拳馆去吧!我看到村里的人去了拳馆之后,不仅身体强壮了,而且还能赚点钱,至少你们不用再管我吃饭问题了。”何子友抬头向父母说。
如此懂事的话,居然出自一个十岁的小孩口中,这时的何子友虽然已经十岁,但她看上去只有七岁的模样。
在这百姓穷苦,挣扎度日的年代,如果能有一个地方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那么父母也是愿意的,尽管那是拳馆、尽管何子友是女孩、尽管她才10岁……
幼弱的何子友被父亲带到四川广元苍溪县城的景武拳房。
刚来到这里,何子友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
这里的人穿着统一的服饰,整齐划一,十分严谨,没有一个人破坏规矩,而且无论年龄大小,天刚刚亮时,就要起床练功。
打拳、拉韧带、锻炼体力、干活……这里的人似乎都格外忙碌。
初来乍到的何子友穿梭在一群高手中间,他们打着节拍、喊着号子。
“哈!嘿!”声音震耳欲聋,就像是要直穿云霄飞到天外去一样。
何子友的胸腔都要被吼叫声给震破一般,她突然感到一阵不安,这样的环境,自己真的能待下去吗?
“或许当一个烧火做饭的丫头不会这么严格,希望不要被赶出去。”何子友悻悻地说。
刚来到拳馆的何子友果然被安排到厨房去工作,小小的胳膊经常挂着两个巨大的木桶,她要去打水、喂马。
偶尔空闲时,她也会偷偷来到练武场,小小的身影随着大人的模样运功、踢拳。
她努力的身影被一个高人尽收眼底,这个人是武当派的传承人李德源。
当时,李德源来到这个藏龙卧虎的拳馆,他并没有公开声明自己是武当传人,也没有向人传授自己的门派秘诀“五毒”,更没有人知道,他曾被誉为清末第一杀手。
李德源每天穿梭在拳馆中,其实他的目的是想找到一位门派传承弟子。
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此时的何子友就这样闯入他的眼中。
这个瘦弱的姑娘干着粗重的杂活,却毫无怨言,空闲时也不去休息,而是来到拳馆附近模仿别人打拳,这引起李德源的兴趣。
“喂!小孩,过来。”李德源向何子友招招手。
何子友一眼就认出李德源,他在拳馆里既不打拳,也不向人求教,只是每天走来走去,他早就引起她的注意。
没有多想,何子友跑过去。
“小姑娘,做我徒弟,我教你武功怎么样?”
何子友听到这个消息,一股喜悦之情涌上心头,她明白,像这样的机会可谓是来之不易。
“师傅!请您教教我吧!”何子友毫不犹豫地回答。
从此刻开始,何子友开始跟着李德源练拳,这位师傅也毫不吝啬,将自己的武艺全部传授给何子友。
短短几年时间,何子友便学会三十多种拳法,在她15岁那年,何子友便可以独当一面,武艺高强的她,打遍全馆无敌手,所以她正式成为武当太和门第12代传人。
但是,学有所成的何子友并没有骄傲,她秉持师傅的理念——学武并不是为高人一等,也不是为欺凌弱小,而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心怀理想,无惧前路的何子友在她20岁那年,选择离开师傅、脱离拳馆来到社会当中闯荡一番。
她此番前行,并不是想成为江湖势力和各路军阀的私人保镖,也不是为了金钱,她是为了报杀父之仇。
“女儿,你父亲参加共产党,被国军杀害了,你要是收到这封信,请速回。”
母亲的信,给何子友指明前路。
名扬四海
回到家中,何子友将父亲草草下葬,因为特殊的死因,他们不敢声张,也不敢寻一块好的墓地。
这样的屈辱,这样的委屈,让何子友在父亲坟边整整跪了一个晚上。
没有人知道在这一晚上何子友究竟在想些什么,大家只知道,在忙完父亲的事情后,何子友便离开了这个生养她的小村庄,毅然决然地加入红军。
这一年是1933年10月,红军队伍中迎来一位女中豪杰,她武艺高强,行为神秘,性格开朗……
“听说,何子友是武当派传人!”红军行军路上,有一位女战士悄悄问旁边的队友。
“不清楚呀,至少我没有亲眼看到过她施展拳脚。”队友回答道。
“但是何排长教给我们的功夫,我觉得挺管用!有她做我们妇女独立团的排长,我心里都安稳很多。”女战士说完这句话,将目光投向排头的何子友。
不等队友再接话,四周的山坡里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喧闹声、嘈杂声,紧接着乌啦啦冲出一大堆人。
这里是红军长征路上必经的一个彝族山寨,这个山寨中有一帮土匪,他们穷凶极恶,无恶不作。
“你们这一队人要去干嘛,是当兵的?还是来当土匪的!不管你们做什么的,把钱交上来才能过去。”土匪头子骑着一匹壮硕的棕色骏马,高傲地说。
看到这一幕,何子友将队伍中年轻貌美的女战友推到后面,自己一个人孤身迎了上去。
“我们既没钱,也没有货物!如你所见,只有这几个铁锅,几袋小麦。”何子友不卑不亢地说。
“那你就来陪我玩几次,假如你打赢我,我就放你们过去,假如不行……你就等死吧!”土匪头子看到何子友这个领头人虽然是女生,但是看上去体格健壮,说不定能和她斗上几个回合,给他取取乐子。
“来!”何子友没有胆怯。
一瞬间,所有的土匪围成一个圈子,将何子友和土匪头子关在里面,他们大声呼喊着,热烈地高呼着,他们兴致昂扬!但是很快他们就高兴不起来了。
土匪头子拳风凛冽,招招致命,他的每一拳都向着何子友的命门打去!
但是,这些致命的伤害,都被何子友轻轻松松躲了过去。而且趁着土匪头子愣神的时刻,何子友重拳出击,一拳打在土匪头子的后脑勺上。
受不住力,土匪头子向前一栽,直接摔倒在地。
“哎哟!你们站在旁边看戏嘛!都给老子上!”土匪头子恼羞成怒。
旁边观看的土匪再也忍不住,立马冲上几个人来,挥舞着拳头向何子友打去。
看到情况不妙,何子友立马重新摆好姿势,她没有选择躲开土匪们的攻击,而是站在原地等待他们到来。
瓮中捉鳖!
土匪们来一个,被何子友掀翻在地一个。
“是五毒手!”红军队伍中有人惊呼。
此时,何子友从怀里掏出双枪,瞄准土匪头子的脑袋,千钧一发!
土匪们看到何子友已经打红了眼,也不敢多留,赶快从地上爬起来,灰溜溜地夹着尾巴逃走了。
这一次和土匪的周旋,让何子友彻底出名!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红军队伍当中出了一位女豪杰,她不仅能单枪匹马击败土匪,而且还关心战友,经常教他们防身拳法。
美名在外,不少人对何子友感到好奇,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少林出身的许世友将军。
在一天清晨,他踏着晨雾,来到何子友所在的部队。
“何同志,能否请你赏赏脸,和我切磋切磋?”许世友恭敬地说。
看到眼前这位将军,虽然长相敦厚老实,但是那双眼睛仿佛具有灵魂那般,盯着别人时,让人感到他内力深厚,绝非凡人,何子友欣然答应。
两人来到空地上,这个消息也不知是谁走漏风声,五分钟不到的时间内,旁边围满了战友。
要知道,这可是早晨六点半!
看来习武、练武、爱武的基因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大家都想看一看这场世纪对决。
现场十分安静,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就连呼吸也变得小心翼翼。
许世友摆摆手,首先一步冲向前去,他体格健壮,踏在地面上仿佛大地都为之震动。
他的手掌往前一掏,想要将何子友绊倒在地上。
但没想到何子友半伏身子向前一弹,便轻松躲过这次攻击。
来到许世友将军的背后,何子友手刀一落,重重地砸在他的后颈上。
这一招看上去虽然凛冽,但其实并不危及生命,只是让对方一痛罢了。
许世友吃痛,急忙转过身来,但没想到,何子友的身体比他更为灵活,当他刚刚转过身来时,何子友一只强有力的大脚已经向他踢来。
就这样,双方大战好几个回合。
许世友首先喊道:“何同志,罢了罢了!不打了,我佩服你!”
听到这句话,何子友也收起双拳,笑着说道:“以武会友,将军过奖了!”
两人寒暄几句之后便各自离开,此场比武以何子友彻底胜利结束。
当众人一哄而散之际,有一个人却拿着毛巾和热水等着何子友。
“你没事吧?打拳痛不痛?”男人轻声问道。
“畅快!哪里会痛?嗯……不过谢谢你。”看到男人手中的热水,何子友后知后觉地害羞起来。
大家都只关心比武的结局以及比武的精彩瞬间,但这个人却一直盯着何子友不放,他不希望她受伤,他希望她比武之后能够有一口热水喝。
这人就是何子友的男友——部队参谋长周子昆。
生离死别
何子友与周子昆是经过战友介绍而认识的,他们两人的第一次相遇谈不上浪漫,但却有一见如故的惺惺相惜之感。
周子昆是参谋长,是部队里的文职人员,虽然身上不会武功,但是头脑极其聪明,经常能在各种事情上提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何子友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武艺极其高强,并且性格坚韧,吃苦耐劳,她的良好品质深深俘获周子昆的心。
1937年,延安窑洞举行一场婚礼,这场婚礼十分简朴,既没有亲属的见证,也没有宴请四方的热闹。
有的只是一对幸福的新人和数百个红军战士。
是的,何子友和周子昆结婚了,在党和红军战士的见证下结婚。
两人婚后感情一直不错,他们性格互补、能力互补,大家都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但是,他们毕竟是身怀重任的红军战士,有许多艰苦的任务等着他们完成,所以两人结婚后也经常分别。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每一次分别,都或许是永别。
1941年,何子友怀有身孕,她的肚子日渐变大起来,但此时的周子昆远在安徽。
临别时,周子昆曾说:“孩子无论是男是女,我都喜欢。我不在的这段日子里,辛苦你了,我很快回来。”
但没想到,1941年1月。国民党挑动皖南事变爆发,8万国民党军队团团围住我方军队,那时候我方仅仅只有9000人。
这一场战斗无疑是血腥而残酷的,是让人绝望而痛苦的。
相煎何太急?
可怜的是,这9000人中,有多少人是他人的儿子,他人的丈夫?
周子昆也在这个队伍当中,他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奋战,还是没有能够逃脱敌人的魔爪,他的身体永远沉睡在安徽泾县。
噩耗很快传到何子友的耳边,她没有哭泣,也没有叫喊。
这个平常热情开朗的女人,却在这至悲至痛的一刻选择沉默。
战友们将她团团围住,就怕她一冲动就做出什么傻事。
但他们显然小瞧了何子友,这个女人出乎意料地坚强,她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可恶的永远都是战争,而不是命运。子昆离开了,我很伤心,但我们的孩子还在肚子里,我的肩上有新的责任,各位请放心吧!”
1941年7月,何子友生产,是一对龙凤胎。
此刻的她,既是战士,又是母亲,为了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安安全全地长大,她全心全意地在孩子身上付出她的爱。
为了能够多赚取生活费,在新中国成立后,她还去复兴香烟厂和上海电池厂工作。
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忙碌与劳作中,两个孩子也渐渐长大,孩子们都选择成为治病救人的医生,继续为祖国贡献力量。
看着孩子茁壮成长,何子友笑了。
但她的脸上却充满皱纹,原来一头乌黑的浓发早已变得苍白,可她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她把青春献给了国家和后代,自己从未改嫁。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保家卫国,抚育儿女,坚守真爱,她全部做到。
赤心报国忘生死,何必强求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