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日本江户的历史恍若一本书。若不翻动,满是堆积的厚厚尘埃,一眼望去,波澜不惊,时代的河流仿佛纹丝不动。倘若随意打开一页,抖落下来的,满目皆是故事。提及萩野信敏,或许早就被时光忘得干干净净。但换个名称,说起天愚孔平,就像九州大学学者中野三敏的《江户狂者传》(中央公论新设,2007年3月)那样,在诸多的江户时代的奇人狂士中毫不犹豫地为他耗费了最多的篇幅和笔墨。
天愚孔平之奇、之狂,为江户历史平添格外的生动和有趣。萩野信敏人到中年后,自称为孔平。这二字颇有来历和讲究,根据一些历史说法,它们分别意指中国的孔子和日本的平家。把自己诩为这样的“混合”后代,何其的霸气!生于藩医世家,萩野信敏是古代“出云国”松江藩的藩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固守本分和精于专业,且是修养很高的儒学家,并写得一手好字。不过,“奇人”绝不是浪得虚名,从中年时代起,他就开始“画风突变”。
由于经常口出狂言,被人起了个“天狗”的绰号,他不但不以为然,还自己改称为“天愚”,这才有了“天愚孔平”的别名。在我看来,不愧是颇有干货的儒学行家。这里面,虽有点附庸风雅之嫌,却大有中国的“大愚大智”之妙。作为藩城里的重要角色,萩野信敏的言行和自己的工作有点格格不入。比如,在家中读书时,萩野信敏总喜欢坐在一个巨大的竹篮中,像是知识海洋里的一只“巨婴”。外出时,他的穿着又十分得辣眼。晴天穿雨披,腰间总是垂着几双别好的草鞋,全然不顾周边人的眼光。更有甚至,作为他独门长寿秘诀,就是“脏”。不管身上臭成什么样,绝不洗澡。以至于,老婆和孩子都十分嫌弃,等他离开,就会立刻打扫所到之处。不洗澡,不吃热食,不与女性交往。由于持续这样的生活模式,一眼望去,很难判断出他的真实年龄。待别人问起时,他则回答“百岁”。令人新奇的是,他和老婆之间育有9个孩子,所谓的“不与女性交往”是真是假成了个谜。
如果这些就能够称作“奇”,那未免有点片面了。萩野信敏对历史的意义并非仅仅贡献了一个奇怪的狂人,还带动了已在时间里沉淀下来的日本“千社札”文化。推崇祭拜文化的日本人,自古就把参拜神社作为最重要的洗礼和修养之一,也同样有着“到此一游”的心境。所谓“千社札”,就是每到一个神社去参观都写下自己名字的卡片,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萩野信敏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喜欢这种做法,但嫌每次写名字太麻烦,索性印制了大量提前写有自己名字的卡片,每到一处就贴一处。因此契机,江户时代一度掀起“千社札”的潮流。为了自己的卡片不被撕掉,萩野信敏还在“贴术”上下了不少功夫。更有意义的是,各地涌现出了不少组合团队,和他形成了竞争关系。“千社札”曾一度被政府禁止又复活,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贴画大小的一种文化形式。带动这种文化时尚的,就是鼻祖萩野信敏。
江户后期作家曲亭马琴在对萩野信敏进行采访后,写下了《天愚孔平传》,这些文字被收录进他的《兔园小说别集》,随着世人的阅读加速了这位奇人的知名度的提高。如今,走进岛根县松江历史馆,还可以买到《江户平面设计千社札的元祖天愚孔平》(松江纪历史,2015年12月),随着书中的文字走进他的一生,也不禁再次感叹:真乃奇人也!(2025年4月9日写于冲绳格兰德酒店402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