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父母来说,看到孩子沉迷于游戏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焦虑与无奈。尤其是当孩子已然步入青春期或大学生活,这时的他们正处于自我探索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作为家长,面对19岁儿子沉迷游戏的问题,内心的焦虑常常伴随着痛心,甚至感到无助。但是,我们并不能仅仅因为孩子喜爱游戏而对其进行批评或抵制。相反,更加需要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以便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主讲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郭利方,心理咨询师、高级中学心理学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具有应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背景。专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青少年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焦虑症、自闭、多动与抽动症及其他心理障碍丰富的个案经验。青少年成长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机网瘾、厌学、恋爱问题、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为(长程陪伴有丰富的经验)、青春期问题、考前焦虑(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障碍。

游戏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娱乐形式。在虚拟世界中,他们不仅可以实现各种不可能的冒险,还能在与朋友的互动中获得归属感与成就感。这些正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难以获得的体验。当这种沉迷开始影响到他们的学业、生活与人际关系时,作为父母,我们必须对此保持警觉。

与其采取严厉的态度,不如尝试与孩子进行一次真诚的对话。许多年轻人在沉迷于游戏时,往往在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不安。面对学业、人际关系,甚至是对未来的迷茫,他们可能选择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寻求慰藉。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需要表现出对他们内心感受的理解,而非一味的指责。可以试着询问他们为何如此喜欢这些游戏,游戏中有什么吸引他们的地方。这种尊重和理解,能够让孩子在无形中打开心扉,进而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感受。

除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外,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时间管理计划也显得尤为重要。游戏时间的过度消耗往往是青少年沉迷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可以与孩子一同制定一个合理的日程表,将游戏时间与学习、运动和其他兴趣活动进行合理分配。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更能引导他们将注意力逐步从游戏转移到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上。

在与孩子共同探讨如何限制游戏时间时,父母可以尝试引导他们发掘其他兴趣与爱好。比如,参加体育活动、阅读书籍、学习乐器或者尝试一些手工艺。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与成就感。当他们沉浸在创造与学习的乐趣中时,自然会对游戏产生相对的淡化。



创造一个积极的家庭氛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长的关心、理解与支持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安全。他们需要知道,无论遇到何种挑战,家长永远是他们的后盾。在日常生活中,亲子间的互动和沟通能够增进感情,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这样一来,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更愿意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而不是选择逃避。

如果孩子的沉迷情况依然严重,且自行难以控制,适时的专业辅导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心理专家或咨询师能够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与支持,帮助孩子重建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很多时候,孩子在心灵深处可能隐藏着一些未曾表达的烦恼与困惑,专业的辅导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倾诉与释怀的安全空间。

对于一位年轻人来说,游戏不过是一种娱乐方式,而非生活的全部。身为父母,我们要帮助他们认识到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适度的游戏是可以接受的,但当它开始侵蚀他们的生活时,就需要及时调整。通过理解、沟通与支持,相信终能引导孩子走出游戏的迷雾,迎接更为广阔的人生。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拥有更为精彩的未来,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去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爱与耐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http://xmiser.com/

面对游戏沉迷的问题,父母的态度与行动至关重要。愿每位家长都能与孩子携手,克服困难,共同迎接生活的美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