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后的烈士陵园焕然一新,更加庄严肃穆了。”清明期间,前来缅怀先烈的社会各界人士在看到提升后的陵园,纷纷发出赞叹。



为深入弘扬英烈精神、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功能。近日,我市烈士陵园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优化园区环境、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打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改造后焕然一新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园内道路干净,基础设施完善,令人肃然起敬。



我市烈士陵园位于城区南部,始建于1966年,占地20多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该陵园将可以找到并认定的沁阳籍革命烈士遗骨埋葬于此,树立墓碑。对于无姓名有遗骨的外籍烈士,也树立墓碑。

此外,还有一些在解放沁阳期间牺牲的外地籍革命烈士,也部分安葬于此。每年清明节期间,社会各界群体以及广大群众等,会分批前往烈士陵园为烈士默哀并扫墓,缅怀先烈功绩,激励后人。



由于陵园建设年代已久,园内基础设施老旧。清明节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多方协调资金,对烈士陵园的墓碑、甬道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不断夯实其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

“前期,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申请政策性资金90万元,把陵园整个墓区240个墓碑进行维修,墓区甬道进行了铺设,还有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修缮。通过这次清明节缅怀先烈活动,得到了社会各届人士的认可和好评。”市烈士陵园主任郭松说。



据了解,清明节期间,我市共接待登记各类参观缅怀单位团体、军队、中小学生37场次,社会各界现场祭扫人数2707人次。其中烈属45人,退役军人42人,社会各界1990人;群体性祭扫活动16场次,代祭扫烈士墓个数266个,代祭扫烈士人数290人次;网上祭扫1220人次,献花1220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对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进行整体改造升级,让革命烈士的事迹更好地呈现给群众。同时,我们也将做好陵园日常环境维护、设施检查、祭扫服务等工作,为讲好英烈故事,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郭松表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