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
江海区高新第一小学运动场
化身为红色文化与书法艺术的️
“双创”舞台
来自江海区中小学校的
113名学子和书法大家一起
手握毛笔 同时创作
⬇️⬇️
由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第一届“广东新华”杯中小学生书法比赛在此火热开赛。活动以“墨韵红色,传承革命薪火”为主题,将革命精神融入传统书法创作,吸引百名学子现场挥毫、退役军人名家倾情助阵,更有“AI+书法”黑科技惊艳亮相,为这场文化盛宴注入全新活力。
01
革命情怀“写”出来:百名学子泼墨传承红色基因
活动伊始,江海区老班长工作室负责人龙钧球先生致辞,他深情回顾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强调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应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鼓励学子们以笔墨抒发爱国情怀。
随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江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邝宁先生进行了书法知识分享,从“颜筋柳骨”的笔法精髓到“铁画银钩”的意境表达,结合革命诗词范例,生动阐释书法艺术与红色精神的融合之道。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退役军人书法名家们即席挥毫,一幅幅力透纸背的作品,既展现军人刚毅风骨,也为学生创作树立标杆,现场墨香与豪情交织,将活动推向首个高潮。
活动现场,来自江海区中小学校的113名学子手握毛笔,围绕墨韵红色,传承革命薪火主题展开创作。宣纸铺展间,墨香四溢,既有小学生稚嫩却坚定的笔触,也有初中生行云流水的章法。一名参赛学生边写边感慨:“‘薪火相传’四个字,让我想到课本里的革命故事,下笔时特别庄重。”
02
科技赋能“潮”起来:AI书法、无人机实时直播惊艳全场
本次比赛不仅是笔墨的较量,更是科技与文化的碰撞。中国移动江门分公司打造的“AI+书法”互动区成为亮点——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学生运笔时的每一个细节:笔尖落下的角度、行笔的轻重缓急、收笔的顿挫转折,都被精准解析并转化为即时建议,比如“撇画可稍带弧度”“横折处注意提按变化”,让孩子们在创作中同步获得专业指导。这种“实时纠错”的智能辅助,既保留了手写书法的温度,又注入了科技的精准助力书法学习“智能化”。同时,无人机高空盘旋,将选手创作画面实时投屏,科技感十足的画面令观众直呼“像在看直播大片”!
03
荣誉时刻“燃”起来:颁奖礼见证少年风采
随着最后一位选手搁笔收势,颁奖环节在如雷掌声中拉开帷幕。主持人依次宣读小学低年级组、高年级组及初中组获奖名单,获奖学生们迈着自信的步伐登上舞台,胸前的校徽与手中的证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们的作品或许字迹风格各异,但无一不在横竖撇捺间流露着对革命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浓浓的家国情怀。奖状在手中展开,台下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获奖者的肯定,更是对所有用心书写革命情怀的少年们的喝彩。此刻的颁奖台成为了精神传承的纽带,将笔墨间的敬意与新时代少年的担当紧紧相连,让属于书法的荣誉时刻,更成为属于红色精神的闪耀时刻。
04
文化长卷“展”出来:军民共绘红色精神画卷
活动尾声,学生与嘉宾共同完成一幅幅“红色文化长卷”。长卷上,“强国有我”“军民同心”等字句力透纸背,承载着对红色精神的致敬与家国未来的期许。这幅作品将长期悬挂于高新一小,成为红色教育的“流动课堂”。
这场活动是书法与红色基因的双向奔赴,正如现场教师所言:“当孩子们提笔写下‘山河无恙’,他们已把家国情怀刻进了心里。”
来源:江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关注【江海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