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底,中海在上海的豪宅——顺昌玖里,因为一开盘卖了196.5亿元,刷新了中国商品房单次开盘金额纪录,一举“封神”,火了一整个地产圈。

时隔一年,销冠又火了。

不过这次是真的火——

顺昌玖里着火,火上了社会新闻。



据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发布的情况通报:

2025年4月7日15时31分,黄浦区肇周路200弄一在建工地地面杂物发生火灾。

附近多位目击者称,此次火情就发生在中海顺昌玖里别墅区工地内。


顺昌玖里由高层住宅和风貌别墅组成,卖了196亿元的是高层,而风貌别墅是去年6月入市,均价超29万元/平方米。


有目击者在社交平台称,距离项目很远就能看到滚滚黑色浓烟直冲天际,走近后火已被扑灭,现场来了好几辆消防车。

截至昨晚,具体的火灾原因及损失仍在调查中,但好在,并无人员伤亡

为此,消防部门还特意提醒:在建工地也应兼顾生产和防火的双重安全,尤其要谨防建材和杂物起火,消除潜在的火灾安全隐患。

去年创下开盘神话的豪宅,今年却因工地失火登上社会新闻。

这种黑色幽默的转折,就像一面镜子,也折射出这家央企巨头的荣耀与隐忧。

01

黄浦江畔的"造神运动"

说中海是最懂上海的开发商,炸天团是一百分认可的。

早在30年前,1992年这个房地产开发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中海就在上海开始了第一个旧城改造项目——海华花园,并成功探索出一条解决城市更新资金来源的路子。

城市更新可以说是中海在上海发展的重要底色。

如果不是因为2020年的那场“围标”事件,可能中海早就登顶上海销冠

不过经历了三年的蛰伏,再次归来,中海依旧有王者之风。


去年,顺昌玖里单盘狂揽300多亿元,这个项目恰好也是旧改。

目前,中海在上海投资建设的地产项目达到35个,除了顺昌玖里,中海在上海还有恒昌玖里、领邸玖序、领邸玖章等众多项目。

特别是在黄浦老城厢,中海通过顺昌玖里、建国里等超高端项目,将这片石库门林立的旧改区域,变成了顶级富豪的收藏品陈列馆。

依赖这些核心项目的贡献,去年中海在上海一举夺魁,仅上海单城销售额就超过700亿元。


这样的战绩,让同行非常羡慕,但却让同事嫉妒恨。

02

两极分化的割裂

对中海内部其他区域而言,中海在上海收获的销冠,就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来气,尤其是北京。

北京的城市地位在中海内部一点都不亚于上海,甚至比上海还重要。

2024年,中海在北京的销售额是474.8亿元,比第二名的北京城建高出100多亿元,比第三名的华润置地高出近200亿元,在北京房企中位列第一,且已经多年蝉联第一。

这样的成绩并不差,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中海在北京有些项目出现滞销,影响了整体销售进度。

比如2023年10月获取的中海丰和叁号院项目,截至今年1月,去化率不到15%;中海·公元里项目去化率截至同期更是低至6.75%;中海学府里及中海寰宇天下|天镜项目去化率也分别仅为38.06%17.28%

滞销背后是中海产品质量引发业主质疑和WQ。


在北京,中海富华里业主投诉称,期房建设进度与宣传效果严重不符,虚假宣传问题突出中海和瑞三号院则被曝施工现场存在诸多问题,业主们忧心房屋质量难以保障。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除了北京,中海在深圳、广州等地均有项目被曝出房屋质量问题而引发业主投诉,唯独上海,炸天团发现,几乎没有类似的问题出现。

难道是,业绩好,所以产品标准都提升了?

03

“利润王”的挑战

中海业绩的好坏是否会体现在产品上,炸天团不得而知。

但业绩的好坏大概率会体现在人的去留上。

前段时间,中海北方大区以及北京公司多位高管离职。

据说这几位高管都算是中海内部的核心骨干高管,其中就包括北京公司报建部门负责人、分管投资和报建工作的副总经理;还有北方大区营销负责人等也相继离职。

前不久,中海北方大区还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将沈阳公司与大连公司合并成立新的辽宁公司,相关的城市总也进行了换防。

中海北京公司的营销总也变成了曾在天津公司工作超过12年的王野。

这些变动似乎都在指向一个事实:

中海北方区域和北京公司,都对当下的状态不满意,试图通过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以及人员换防,来寻求破局。

在中海这样的大央企里,不难想象,对高管考核是多么严格。

在土拍中拿地过于激进、利润率没有达标、又或者是“地狱级的考核指标”都可能导致一个高管的离开。

此前就有消息称,中海有的营销负责人虽然完成年度目标,但因为利润率未达标而被调离核心岗位。

前几天,中海刚发完2024年业绩。


归母净利润156.4亿元,比老对手华润置地低了100亿元。

而同期,中海的全年销售额是3106.9亿元,比华润置地多卖了500亿元。

销售额更高,但利润反而更低。这意味着中海的盈利水平在下降。

2024年,中海的综合毛利率已经从30%下降到17.7%净利率不足10%

曾经的“利润王”如今恐怕要拱手让人了。

这背后,较高的拓储成本成了中海利润的掣肘

一线城市狙击策略体现了中海布局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决心,代价就是利润率被压缩,尤其是如果后续市场销售价格不及预期,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而今年,中海仍没停下,反而以更高溢价拿地。

今年1月,深圳土拍中,中海以30.65亿元竞得龙岗区地块,溢价率超70%。

2月,中海又以溢价率87%、总价10.88亿元竞得郑州一宗地。

当成本控制成为生死线,如何在降本与品质之间寻找平衡,成为摆在中海面前的灵魂拷问。

结语

回到开头所说,去年6月,顺昌玖里入市,风貌别墅29万元/平方米的均价,不仅刷新了上海住宅价格天花板,更是将市场期待值拉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伴随天价而来的,是更为严苛的品质审视。

昨天,顺昌玖里工地的这场火灾,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飘散的黑烟正悄然侵蚀中海精心构筑的品牌护城河。

中海的项目管理方式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豪宅尚且如此,其他项目又如何?

今年,“好房子”建设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每家房企也都在积极响应为人民建设好房子。

前几天中海业绩会上,董事会主席颜建国还表示,好房子将成为公司面向房地产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此,中海还梳理了客户对“好房子”的100多项需求,推出“中海好房子”样板,今年就会在多个城市落地,其中就包括上海。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海在上海的高端项目代表作发生了火情。

所谓安全无小事,这场火情也给所有房企一个警示:当我们在云端建造巴比塔时,更要确保脚下的地基足够坚实。

毕竟,“好房子”四大属性中,安全排在第一位

真正的好房子,从不是用销售额铸就,而是用对每块砖瓦的敬畏之心垒砌而成。

关注大爆炸好运大爆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