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校园
运动无限
少年强则国强。金堂县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基础保障+特色创新”模式,构建起多元运动体系,让“每天综合运动2小时”成为校园最美风景线。
01
“四维”运动场,玩转两小时活力密码
——金堂县赵家小学
赵家小学用智慧设计点燃运动热情,让每天两小时锻炼成为孩子多元成长的活力引擎。
特色一:排球训练。作为“成都市排球传统特色学校”,排球运动是学校的根基,自需锤炼。自垫、对墙垫等基础训练融入小组PK,学生化身“控球小将”,精准度与反应力节节攀升;实战进阶,班级对抗赛点燃热血,在网前扣杀与战术配合中淬炼团队精神。原创动态排球操将垫球与音乐律动结合,体育与美育碰撞出艺术火花。
点击查看更多
特色二:民族韵律舞。大课间秒变“民族文化大舞台”。师生共跳云南打跳舞,摆手、转圈、跳跃间演绎传统韵律。民乐悠扬中,所有学生队形如流云舒展,既练就身体协调性,更让文化自信随舞步生根。
特色三:足球训练。作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校,学校构建“双轨进阶”体系。趣味筑基:绕杆跑跳、传球接球变身闯关游戏,控球精准度在笑声中提升;热血实战:班级联赛模拟真实攻防,带球突破与默契传球诠释“无团队不足球”。
特色四:全员跑操。大课间上演震撼“奔跑交响曲”。学生以班级为方阵,踏着铿锵步伐绕场奔跑,口号声震云霄。独创“三个统一”标准——队形如尺、节奏如钟、斗志如虹,让学生在整齐划一中锤炼意志,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精神化作脚下力量。
02
每天两小时,玩转课间“五重奏”
——金堂县三星小学
小操场变身“活力磁场”,看三星小学如何点燃运动热情。
第一重:千人律动,阳光体操。每日大课间,全校学生整齐列队,在广播操的韵律中舒展筋骨。伸展、跳跃、转身,动作如麦浪起伏,用最质朴的方式唤醒身体能量。
第二重:绳舞飞扬,创意绽放。一根跳绳玩出百变花样。单人速跳如疾风骤雨,双人交互似彩蝶翩跹,长绳翻飞间更有“八字穿花”“车轮战”等酷炫玩法,让传统项目焕发新潮魅力。
第三重:红色征程,沉浸体验。独创“迷你长征课间版”。设置匍匐穿越、负重接力、障碍闯关等情境化项目,学生在模拟“爬雪山”“过草地”的趣味挑战中,既锻炼体能毅力,更让红色基因随汗水浸润心田。
第四重:童年记忆,智慧碰撞。“萝卜蹲”游戏变身文化课堂。不同主题轮番登场,孩子们在“鲨鱼蹲完水母蹲”“悟空蹲完八戒蹲”的欢声笑语里,既提升反应力,更收获历史与自然的趣味启蒙。
第五重:个性定制,社团盛宴。篮球、足球、踢毽子等十余个兴趣小组自主选择,绿茵场上带球突破,树荫底下彩毽翻飞。三星小学作为“成都市自行车运动传统特色学校”,将自行车运动纳入课程管理、大课间管理,供孩子们选择,真正实现“我的课间我做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热爱的运动方式。
03
阳光体育2小时,五育并举新实践
——— 金堂县白果小学
为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金堂县白果小学创新构建“校内+家庭”双轨体育模式,以分层化、趣味化、常态化的特色活动,确保每位学子每日享受2小时科学运动时光。
大课间分层训练。低年级,趣味广播操+活力跑操+快乐绳舞;中年级,动感热身+耐力跑操+仰卧挑战+短跑强化;高年级,团队热身+体能跑操+球类特训。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塑造健康强健体魄。
小课间微运动。4个小课间创新“碎片化运动”,自主小游戏+眼保健操组合出击,实现小课间大乐趣。
体育必修课。每日一节体育课,体育必修课程+课后服务选修运动嘉年华,激扬共性与个性,让运动成为学生日常享受。
家庭运动新主张。体育教师定制“1+X”作业包,基础任务跳绳300次、仰卧起坐50个二选一,打牢健康根基;自选盲盒,球类、田径、亲子运动,点学生亮运动兴趣。
04
两小时锻炼,点燃校园体育热潮
——金堂县福兴镇初级中学
课程筑基,锻造体育生态。学校构建“必修+选修”课程体系,确保每日一节体育课扎实落地。将篮球设为全员必修技能,足球、排球等体育项目纳入选修清单,搭配“健神乐学”校本课程,打造趣味化、专业化课堂。课后服务延伸体育链条,开设篮球、足球等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赛事赋能,激活全员运动基因。立足“一校多品”特色,以赛事点燃校园运动热情。创新开展多级进阶赛事,趣味投篮赛、班级对抗赛夯实基础,年级赛、校级赛孵化运动新星。学校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赛事,让竞技场成为培养团队精神、磨砺意志品质的实践课堂。
课间革命,编织全天候运动网络。创新设计“30分钟活力大课间”,花式篮球操将运球、传接动作融入动感节拍,打造“会跳舞的体育课”;跑操方阵、特色运球项目构建体能训练闭环。小课间化身“微运动时光”,眼保健操守护明眸,踢毽子、跳格子等传统游戏点亮课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