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思政育人内涵,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红踔堂志愿服务队联合永乐小学,于3月28日共同举办“品非遗雅韵 敬匠心传承”非遗游园会活动。活动以非遗技艺体验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吸引200余名小学生沉浸式感受非遗魅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文化自信与匠心精神。


非遗“活”起来

七大技艺展现滁州文化底蕴

活动以“非遗+教育”为主线,精选七大非遗体验项目,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也融入滁州本土文化元素。

趣味体验:投壶雅趣、漆扇绘韵、中药香包制作,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古人智慧;




匠心传承:仿宋点茶、活字印刷还原典籍记载的工艺,古法造纸与植物拓染则结合滁州自然生态资源,用草木为媒传递环保理念。


仿宋点茶项目特邀江淮技能大师许方媛现场指导,还原宋代茶道雅韵,讲述茶文化与滁州的历史渊源;“茶汤上的‘雪沫乳花’,正是古人诗意生活的写照。”许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们沉浸于宋韵风雅之中。


“活字印刷用的诗词选自《醉翁亭记》,孩子们在体验中不仅能学习技艺,还能了解滁州名篇背后的文化故事。”活动负责人介绍道。活动现场,志愿者还穿插讲解了滁州非遗保护成果,如凤阳花鼓、天长孝文化等,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志愿力量护航

文旅融合助力文化传承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红踔堂志愿服务队的50名志愿者成为活动“文化纽带”,通过专业服务架起非遗与青少年的桥梁。

技艺传承者:提前接受非遗知识培训,现场演示并指导学生操作;

安全守护者:规范使用工具、分时段限流体验,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环保倡导者:设置垃圾分类点,引导学生践行绿色非遗理念。

闯关答题+集章激励

让非遗扎根童心

活动创新设计“非遗通关卡”与答题挑战,以趣味机制激发参与热情。

知识问答:基础版涵盖非遗常识,进阶版深度挖掘技艺历史,学生争相抢答;

集章奖励:完成项目可盖章兑换文创奖品,前十名“非遗小达人”获得滁州特色文创笔记本、冰箱贴,非遗小礼包中更包含本土非遗手工艺品。



一名学生兴奋地说:“我学会了用树叶拓染包包,还知道欧阳修和滁州的故事!回家要讲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策划:高菲 叶媛媛

承办:管理与信息学院

协办:管理与信息学院红踔堂志愿服务队、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清韵茶艺社、滁州城市职业学院知行讲解社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张 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