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我在执”

设身处地办好每一起执行案件

点“纸”成金

将“纸上权利”兑现成“真金白银”

一执到底

多措并举让司法温度直抵民心

“巧”调解,“妙”执行

申请执行人防城港市税务局与被执行人防城港市某酒店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因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立案后,港口区法院立即向被执行人发送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经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该酒店已承租案涉房屋十几年,一直按约支付租金,但是因疫情三年对酒店行业影响过大,酒店入不敷出,后期无法支付租金。

考虑该酒店情况,如果强制执行,容易直接将其逼入绝境,为推进矛盾纠纷妥善化解,最大程度降低双方诉累,执行法官与被执行人沟通,督促其主动履行,同时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和解。最终,在执行法官的协调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在督促下已将所欠租金全部履行完毕。


十年恩怨积三案,“债权相抵”促执

3月14日,港口区法院成功调解三起合同纠纷执行案件,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矛盾纠纷。

2016年8月,被告杨某某与原告李某某签订《投资、经营酒店合伙协议》,约定由双方联合投资,共同经营酒店,随后因一系列原因导致双方产生矛盾,无法进行清算,双方将对方都告上法庭,诉讼长达十年,累积三个案件,双方互负债务。

三个案件陆续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深入了解案件情况,发现一方有债权相抵的意愿后,立即组织双方协商,耐心向双方阐明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促成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经债权相抵后,杨某某当场履行65000元,三案的债权债务了结,十年恩怨尘埃落定。


执前督促——“强制付”变“主动给”

2014年6月,两原告叶某、关某与被告防城港市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签订《集资建房买卖合同》,合同对付款价格、付款方式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进行约定。两原告依约支付给被告购房款21万余元,后该合同被依法判决无效,被告须返还两原告的购房款及利息。因被告一直拒绝履行生效文书义务,两原告来到港口区法院执行事务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执行书。

执行法官在收到材料后,提醒两原告可以先将申请执行书拍照发给被告,同时告知被告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被告知道自己将被执行后,表示近两天立即履行,希望原告撤回对被告的强制执行申请。

3月28日,两原告与被告公司代表来到执行事务中心,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和解,被告履行所有还款义务,两原告随即向法院提出撤回执行申请,矛盾顺利化解。


利剑执行显力度 扣押车辆促执结

“法官,我发现被执行人的车了!”

接到执行申请人线索后,执行团队火速赶往线索所在地,成功锁定并扣押涉案车辆。

这是一起合同纠纷案件的执行现场,此前,由于被执行人未及时履行所欠车辆维修、保养款等费用,申请执行人遂向港口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一直拒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经查询发现其名下有一辆货车可供执行,由于线索不明,车辆一直未能查扣,直至申请执行人来电带来了新的转机。

“如果你再不支付欠款,法院将会对扣押车辆进行拍卖变卖……”

执行法官阐明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后果,被执行人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一改先前的“推三阻四”,当场同意履行,并将全部案款打进申请执行人的账户,该案得以执行完毕。


图 | 执行局

文 | 童 瑶

编 | 覃海云

审 | 林俊臣

签 | 徐毅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