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第四届“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今年大赛新增产业应用赛事,引导高校师生面向企业需求,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
大赛将举办“1+1+6”系列活动,即1项主体赛事、1项产业应用赛事和6项同期活动。1项主体赛事分为高教主赛道和高职赛道,其中高教主赛道在科技创新、民生服务、文化创意、乡村振兴、大健康五个分赛道基础上,新增人工智能分赛道,高职赛道不再细分赛道。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大赛新增了产业应用赛事,强调国产国用和国内技术自主研发,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落地。今年,由组委会和华为联合命题,围绕“鲲鹏全栈根技术”和“昇腾AI技术及产品”,打造软硬件解决方案,引导高校师生面向企业需求,踊跃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
而6项同期活动分别为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京彩大创讲堂、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创业企业体验日、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百粒‘金种子’项目(2025)”遴选、“京彩青春˙创响未来”创业项目市场对接活动。
根据要求,报名参赛者为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在校生及毕业五年内的学生(含留学生)或其他省市普通高等学校北京生源在校生及毕业五年内的学生,作为工商注册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已注册公司)创立的企业,或作为团队负责人(尚未工商注册)组建的创业团队(以下统一简称“创业团队”)。其中,毕业生毕业时间应在2020年1月1日之后。本次赛事还增设北京中关村学院报名通道,开放京外高校学籍学生报名通道,进一步拓宽参赛范围。
大赛采用单位推荐报名、网评初赛、网评复赛、分赛道现场决赛、总决赛(包括排位赛和冠军赛)五级赛制。创业团队可在3月26日至5月9日期间登录“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官网开始报名;单位推荐报名时间为5月12日至5月16日。“根据大赛规则,网评初赛中的前40%可以进入网评复赛,也就是获得了分赛道的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与往年相比大大提升。”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副主任苏秀丽表示,今年大赛的获奖比例提高的同时,能够获得奖金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数量也增加到了6支,其中冠军一支团队、亚军两支团队、季军三支团队均可获得奖金奖励。
此外,本届大赛将汇集场地支持、奖金鼓励、孵化服务、宣传推广、项目对接、成长扶持、办理引进、入选数据库、金融对接、知识产权、财税、大赛推荐十二大扶持政策,全方位、多角度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汪浩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