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赏执行显成效
群众举报促执行
近日,城中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通过悬赏执行措施成功促使一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圆满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有效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彰显了司法权威。
本案系李某与马某某因民间借贷纠纷引发的执行案件,涉案金额25790元。2023年5月,李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去向不明,经传统查控后,被执行人名下仅登记有车辆信息,无银行存款等其他可供执行财产,但因车辆未实际控制,无法启动评估、拍卖程序,案件陷入僵局。因传统查控措施效果有限,且申请人亦无法提供被执行人去向,为破解执行难题,考虑到属地群众对其行踪有一定知晓可能性,法院建议申请执行人采取悬赏执行方式查找被执行人去向及财产线索,经申请执行人同意,于2024年10月30日向社会发布悬赏公告,鼓励群众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或下落信息。
悬赏公告发布后,法院于2025年3月25日接到群众举报,掌握了被执行人的具体行踪。执行干警迅速行动,成功在一处车辆修理厂找到被执行人,经过释法明理及警示教育,被执行人认识到逃避执行的严重后果,最终迫于压力主动将案款25790元全部履行完毕,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破解执行难,贵在创新,重在实效。本案印证了“法院主导+社会参与”执行模式的可行性,悬赏机制既降低了司法成本,又拓宽了线索来源渠道,为破解“人难找”问题提供了新路径。通过悬赏执行机制,凝聚社会合力,击破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侥幸心理,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类案办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
下一步,城中区人民法院将矢志不渝坚守法治初心,精准把握“维护胜诉权益”与“促进社会和谐”的契合点,进一步完善悬赏执行、联动查控等机制,筑牢权益兑现“防线”,在攻克执行难题上勇毅冲锋,在诚信社会构建中主动作为,以更高效的执行回应群众期盼,以更有力的举措彰显司法担当,努力开创执行工作新局面,让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来源:城中法院
编辑:苗 艳
审核:冯 军